摘要: 如何看待新兴的文学现象及其样态是文学理论扩容争论始终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从“大文学”的立场出发,重新阐发“文学性”概念,有助于以发展、包容的眼光看待文学的自然生长,摒弃区别对待经典文学与新兴文学样态的对立思维。文学的内涵正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文学理论应该也必须随之扩容。文学理论扩容的路径包括文化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本土化与再创造、“文化诗学”的大众化、文本细读的信息化等。
[V1] | 2025-04-08 09:05:19 | PSSXiv:202504.00995V1 | 下载全文 |
1. 马克思主义生态批评理论建构 | 2025-04-25 |
2. “红色文学”维吾尔文翻译与出版机制的三重赠变与共同体形塑研究(1949-2000) | 2025-04-25 |
3. 林森海洋文学创作的诗学反思 | 2025-04-25 |
4. 民国新文学史家笔下的桐城古文 | 2025-04-25 |
5. 小说著译互动与现代小说发生——试论小说家译者的主导性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