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研究制造业企业中流通投入占生产一流通总投入的比例,文章提出了职能成本结构的概念,将制造业企业视为生产和流通的结合体,分析其如何综合权衡生产职能和流通职能的执行,并从生产层面、流通层面和市场层面构建目标职能成本结构决定模型,从融资能力、资本周转和变现能力构建调整速度影响模型。随后,文章选取2003-2014年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系统GMM估计和纠偏LSDV估计方法,对文章在理论部分提出的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在两种方法下,目标职能成本结构调整到一半所需的平均时间大约为2.87年或3.04年;公司规模、资本结构、销售依存度和存货周转率等因素与目标职能成本结构显著负相关,库存率与目标职能成本结构显著正相关;更强的变现能力会显著加快职能成本结构调整速度,但当总资产周转速度减慢,融资能力不强时,企业也会倾向于加速调整职能成本结构。
[V1] | 2025-04-16 16:52:02 | PSSXiv:202504.02140V1 | 下载全文 |
1. 供应链金融对制造业企业破产风险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 2025-04-23 |
2. 旅游活动碳排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 2025-04-23 |
3. 中国省域旅游业碳排放公平性及其影响因素 | 2025-04-23 |
4. 投资者偏好、ESG表现与企业绿色创新 | 2025-04-23 |
5. 碳排放权交易能否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量质齐升”? | 2025-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