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整合CLDS2014与CLDS2016追踪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PSM-DID)方法考察了青年劳动力迁移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控制个体特征后,青年劳动力迁移具有显著的幸福增进效应,这一发现对“迁移者幸福感偏低”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同时支持了新古典迁移理论关于迁移能够产生积极回报的基本假说;迁移的幸福增进效应呈现显著的群体异质性:女性、农业户口、高人力资本群体从迁移中获得更多幸福感提升,且这种效应在东部地区和小城市表现得更为显著;乡城迁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反映了制度环境的重要性。研究发现共同构建了一个更为完整的“迁移一幸福感”关系的多维分析框架,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
[V1] | 2025-04-22 08:44:57 | PSSXiv:202504.02480V1 | 下载全文 |
1. 场域理论下监狱“科室”民警和“监区”民警的职场冲突与调适 | 2025-04-24 |
2. 低生育率背景下培育我国新型婚育文化路径研究一一以黑龙江省为例 | 2025-04-24 |
3. “饭圈”乱象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 2025-04-24 |
4. 中国2000-2020年出生性别比变动规律及其政策启示 | 2025-04-24 |
5. 乡村文化何以振兴? ——以“双轨”治理为视角 | 2025-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