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国经学史的研究中, 民国初年的经学形态及其现代化转型的尝试具有特殊的讨论价值。 由民国初年的复辟运动中的相关讨论所凸显的君臣上下、 圣人当位的等级秩序原则, 家天下、 世袭制的政权交接办法以及王鲁共和、 乾元用九的经史秩序设计, 皆是帝制时代典章制度化的经学义理的具体表现形态。 民国初年的复辟论者如宋育仁、 杨度、 康有为等人, 也曾尝试把共和立宪的自由主义民主秩序纳入帝制儒学的话语体系中, 试图在保守上述经学义理的基础上改造或部分地接纳现代民主共和政治。 探明经学在帝制时代的基本特点及其在民国初年现代化转型中的初步尝试, 对于推动经学的当代理论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V1] | 2025-04-22 22:04:14 | PSSXiv:202504.02577V1 | 下载全文 |
1. 马克思主义生态批评理论建构 | 2025-04-25 |
2. “红色文学”维吾尔文翻译与出版机制的三重赠变与共同体形塑研究(1949-2000) | 2025-04-25 |
3. 林森海洋文学创作的诗学反思 | 2025-04-25 |
4. 民国新文学史家笔下的桐城古文 | 2025-04-25 |
5. 小说著译互动与现代小说发生——试论小说家译者的主导性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