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匡援,生于1801年,山东胶州人,是一位在学界长期被埋没的晚清山东学者,30岁后由胶州迁往益都,晚年寓居赵州。匡援一生著述宏富、藏书众多,治学涉及经史子集诸领域,其遗稿共106种168册,今藏国家图书馆,有稿本书目一份。匡援藏书的同时,亦在传统学术诸领域均有建树,部分观点和看法能新人耳目、丰富学界对清代学术的认知。匡援推崇汉学,考证严谨扎实,具有独立思考的学术勇气和文献保护的良苦用心,遗稿为我们展现了匡援丰富的治学领域,对研究清代山左学术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V1] | 2025-04-22 22:04:17 | PSSXiv:202504.02589V1 | 下载全文 |
1. 炉瓶三事:文明在地化的感官叙事与文化动力学 | 2025-04-25 |
2. 大运河赋能沧州武术文化基因的解码与传承 | 2025-04-25 |
3. 演进·特征·路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三重价值向度 | 2025-04-25 |
4. 以廉洁文化浸润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实践路径 | 2025-04-25 |
5. 发展乡村数字文化:重要性、动力及路向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