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详情

“远读”的选择与比较的意义——《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读后

摘要:        近年有三部英文版《中国文学史》先后被译为中文。 牛津大学出版社自1995 年开始编辑“ 牛津通识读本”(Very Short Introductions),凡300 种,从非洲历史到美国移民,从无政府主义到埃及神话,几乎无所不包。桑禀华(Sabina Knight)的《中国文学》亦于2012 年列入这套丛书出版。该书正文仅120 页,却已从先秦写到一位出生于1972 年的旅美女作家,确属very short。《剑桥中国文学史》的篇幅是其十倍以上,由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主编上卷、孙康宜主编下卷,编排以时间为序,也是从古至今,词汇表甚至包括了“向钱看”“新新人类”之类。梅维恒(Victor H. Mair)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出版于2001年,同样是洋洋大观;如果说海外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根本价值在于比较文学的观念和方法,那么这部著作的这一特点可能表现得最为鲜明。

版本历史

[V1] 2025-04-22 22:04:39 PSSXiv:202504.02597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在线阅读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8
  •  下载量0
  • 评论量 0
评论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