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柳亚子自谓《南社纪略》是南社的“廿五史”,在以后的南社史叙述中这部书几乎成为圭臬,郑逸梅《南社丛谈》、杨天石《南社》、杨天石与王学庄《南社史长编》基本是在展开、补充《南社纪略》,形成了“柳亚子南社史”的系列著作。而柳亚子以自我为本位撰写的历史所存在的盲区便在以后的历史叙述中被承袭下来,造成了关于南社认识上的一些混乱与缺失。关于南社的性质,由于柳亚子不明确的表述,南社后裔们普遍愿意把南社当作政治团体来对待;关于南社的发起,往往忽视了湖湘宁调元的作用;而对于南社成立地点张国维祠的意蕴、唐宋诗之争等问题也缺少应有的阐释;对民国初年湖湘地区发生在南社社团内的重要事件缺乏应有的关注。跳出柳亚子及其后续者们的叙述路数,或许能够提供对南社史认识的新视野。
[V1] | 2025-04-22 22:05:00 | PSSXiv:202504.02615V1 | 下载全文 |
1. 马克思主义生态批评理论建构 | 2025-04-25 |
2. “红色文学”维吾尔文翻译与出版机制的三重赠变与共同体形塑研究(1949-2000) | 2025-04-25 |
3. 林森海洋文学创作的诗学反思 | 2025-04-25 |
4. 民国新文学史家笔下的桐城古文 | 2025-04-25 |
5. 小说著译互动与现代小说发生——试论小说家译者的主导性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