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茅盾的连载小说《少年印刷工》在1936年《新少年》半月刊连载,描写辍学的中学生赵元生先后在造纸厂、印刷所吃苦耐劳工作的境况,反映出抗日救国背景中国民的坚韧性格和不屈的追求。作品以十五岁的赵元生学求职的经历为基本叙事结构,展现了赵元生聪慧好学、勤奋上进的形象。另外,这个故事能使小读者得到有关造纸、印刷的科学知识。在连载过程中,小说共配19幅插图,在以图释文中形象地阐释了小说的意蕴。
[V1] | 2025-04-22 22:05:36 | PSSXiv:202504.02632V1 | 下载全文 |
1. “红色文学”维吾尔文翻译与出版机制的三重赠变与共同体形塑研究(1949-2000) | 2025-04-25 |
2. 林森海洋文学创作的诗学反思 | 2025-04-25 |
3. 民国新文学史家笔下的桐城古文 | 2025-04-25 |
4. 小说著译互动与现代小说发生——试论小说家译者的主导性 | 2025-04-25 |
5.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