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heoretical evolution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Marx’s labor thought
摘要: [摘要]20世纪以降,针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证化倾向,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以总体辩证法为方法论根基,聚焦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本体论批判。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则以“认识论断裂”为据,主张剥离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内容以捍卫其科学性。两种范式分歧的关键在于对马克思劳动思想的碎片化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单维度理论扩张,造成了“两个马克思”的理论困境。破解这一困境需重返马克思劳动思想的生成场域,从整体性视域出发考察马克思劳动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而把握其思想实质。事实上,马克思通过对异化问题的批判性分析和追问,构建了以自主活动为枢纽的立体结构体系。该体系以人的解放与自由个性的实现为理论旨趣,统摄社会现实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共产主义诉求四重维度。
[V1] | 2025-04-22 22:05:38 | PSSXiv:202504.02643V1 | 下载全文 |
1. 以系统观念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本质要求与实践路径 | 2025-04-26 |
2. 数字技术赋能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空间向度 | 2025-04-26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 | 2025-04-26 |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知升华 | 2025-04-26 |
5. 历史认知视域下强化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路径研究 | 2025-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