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是客观、科学进行扶贫的重要基础。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经历了扶贫开发的三个阶段,确定了 592 个国家级贫困县。评定过程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等,都是需要正视的问题。基于此,文章使用 DMSP/OLS 夜间灯光数据,对贫困县的评定结果进行检验与分析。研究发现: 总体上非弱夜间灯光密度的贫困县数超过四成,这一偏误具有地区差异性; 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是“老少边”政策因素与领导人“关系上的照顾”产生的交互作用。
[V1] | 2025-04-24 09:48:09 | PSSXiv:202504.02963V1 | 下载全文 |
1. 场域理论下监狱“科室”民警和“监区”民警的职场冲突与调适 | 2025-04-24 |
2. 低生育率背景下培育我国新型婚育文化路径研究一一以黑龙江省为例 | 2025-04-24 |
3. 中国2000-2020年出生性别比变动规律及其政策启示 | 2025-04-24 |
4. 乡村文化何以振兴? ——以“双轨”治理为视角 | 2025-04-24 |
5. 中国农村宅基地改革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逻辑与路径 | 2025-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