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本文通过构建嵌入各类财政政策规则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测算识别了“一揽子”财政政策工具的创新发展效应,揭示了财政影响创新的内在机理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资本收入税减税政策对私人资本积累渠道的创新具有最为显著的激励效应;生产性财政支出增支政策对公共资本积累渠道的创新产生了最为显著且持续的正向影响;广义消费税减税政策在短期内对产品生产渠道的创新激励作用最强,生产性财政支出增支政策则在长期产生更为持续的积极影响。当面临负向总需求与劳动供给冲击时,财政政策尤其是支出政策总体上应更关注债务稳定目标,提升财政可持续性。据此,应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不断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充分释放创新引领的政策效能。发挥生产性财政支出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领域的补短板作用,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注重消费、资本等领域减税,提振国内需求,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推动政府采购向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倾斜,引导创新要素高效流通、向企业加速集聚。
[V1] | 2025-04-25 14:56:52 | PSSXiv:202504.03107V1 | 下载全文 |
1. 国家高新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机制检验 | 2025-04-25 |
2. 黄河中上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 2025-04-25 |
3.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研究 | 2025-04-25 |
4. 武汉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 2025-04-25 |
5. 湖北在长江经济带价值链重构中寻找突破口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