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伴随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企业和非营利性文化机构成为文化生产和创作的主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则承担管理职责,并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这种机制的有效运行依赖于市场与政府间互为支持又彼此制衡的良性关系的建构。如若缺少制衡,市场机制会在资本主导下引发文化异化、极化等隐患,危害社会公平;而诉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全面、质量不断提升也终需面对财政预算有限的硬性约束条件,且无法彻底解决效能不高、公众回应性低等问题。要兼顾文化供给中的“效率”与“公平”,政府在监管者、资助者、采购者之外,更应成为艺术教育资助者。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要针对重点人群有的放矢,要向艺术教育倾斜资源配置,培育文化品位与偏好,进而借助市场机制由个人文化消费引导文化生产。这不仅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而且还是对文化安全的真正实践。
[V1] | 2025-05-13 22:16:42 | PSSXiv:202505.00823V1 | 下载全文 |
1. 出土汉画所见汉代生生元气宇宙观 | 2025-05-13 |
2. 书序正第 | 2025-05-15 |
3. 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实践和特色 | 2025-05-13 |
4. 再现、共生与重塑:红色工业遗产融入城市叙事的三重维度 | 2025-05-13 |
5. 构建美好生活的休闲之学——“休闲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主题研讨会暨2024年浙江省休闲学会年会综述 | 2025-0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