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1933年,党魁陈炯明病逝,致公党实际领导人缺位,组织内部的主要势力为谋求出路,呈现出不同的政治趋向。美洲洪门致公堂欲推举淞沪抗战与“福建事变”中的蔡廷错作总理,借蔡之声势推进“抗日反蒋”;香港中国致公党内存在拥护蒋介石、成为受蒋介石秘密领导的别动队的倾向。致公团体内部政治趋向之分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民党内派系纷争的政治生态之影响,不同派别或借“拥蒋”寻求出路,或借势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呈现出组织内部的巨大分歧。但差异间亦存在共性,即寄望于借助外部力量的帮助,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致公党等中间党派组织辱弱的基本面相。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国共产党历史 发布时间: 2025-02-28
摘要: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的重要特点是强调土地国有。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特别是由于连年战火的摧残,以及中外统治势力的联合压榨,广大农村地区日趋萧条,农民日益贫困。 为了解决农村及农民所面临的问题,许多有识之士,特别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比较早地关注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土地理论。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倡导的土地国有主张,在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是解决近代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的根本途径。 这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农村土地兼并和农民两极分化,还可以为平均地权,进而实现耕者有其田创造条件。 这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土地政策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1-21 合作期刊: 《党的文献》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要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不仅坚持党的指导思想,而且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还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所应坚持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列入,并从底层逻辑出发揭示了为何改革、改革何为等重要问题。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要着眼党的指导思想,着眼党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着眼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着眼改革的底层逻辑和主要功能加以理解。总的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既一以贯之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又把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形成的新经验、新论断上升到改革的指导思想层面,体现出延续性、创新性等鲜明特点,具有极强的理论创新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的思维导图,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必须长期坚持。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2-23 合作期刊: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摘要: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北地区实现会师后,张国焘仗着自己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人多势众,公然伸手要官要权,个人野心没有实现后公然拒绝执行北上方针,企图达到枪指挥党的目的。在与张国焘作斗争过程中,毛泽东既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又讲究斗争策略的灵活性,在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中发挥出无法替毛泽东;北上方针;团结统一毛泽东;北上方针;团结统一代的作用,为最终实现三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