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分类: 体育学 >> 体育人文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08-23 合作期刊: 《北京档案》
摘要:文章通过文献检索和统计结果,分析了奥运文献遗产的源流、内涵与范围、特点与价值、利用与发展,提出加强奥运文献遗产基础理论研究,把握北京冬奥会文献遗产研究方向,注重多学科多方法综合研究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北京 2022 年冬奥会文献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指导与借鉴。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3-31
摘要:文化遗产数字化与数字艺术在数字人文的“大帐篷”下快速发展,日益呈现“1+1>2”的融合发展优势。其做法是,通过利用已积累和建设完成的文化遗产数字资源进行深度内容挖掘与开发,结合当代艺术创作理念与手段,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方法,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艺术内容,再通过数字多媒体对象的组装、链接和传播,搭建交互化、沉浸式的数字艺术展览,既打造多样化的数字艺术场景,又实现文化遗产数字化活化利用与传播。以文化遗产为内容基座的数字艺术展览,在内容创作、展览方式与合作机制上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3-31
摘要: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迅猛发展,无论是跨境信息共享、文化遗产保护,还是数字时代的隐私与数据安全,档案治理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如何认识并更好发挥中国在国际档案治理中的作用?本文从3个维度展开探讨。一是中国在国际档案治理中“为什么能”,分析其基础与优势。二是“为什么要”,阐明参与的必要性与意义。三是“如何更好”,提出实现引领的战略重点与实践路径。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北京档案》
摘要: 强化档案出境全过程风险管控,是弥补现行档案出境监管模式弊端、提升档案出境安全治理效能的内在要求。论文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档案治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回应性监管理论对档案出境全过程风险管控的指导意义进行了阐释分析,并且从事前评估、事中告警、事后溯源三个方面总结提出档案出境全过程风险管控的实践策略。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北京档案》
摘要: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作为“四个体系”建设之一,是推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档案强国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内容,是综合档案馆的职责和使命所在。长期主义作为一种聚焦于改善长期未来结果的哲学观念,可为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提供指引。论文在厘清长期主义的内涵和核心要义的基础上,分析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现存问题,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基于长期主义的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路径:实现从“跟跑者”到“引领者”的跨越;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统筹当前和长远;以系统思维为指导,加强体系化建设;以质量优先为根本,推动数字化转型。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北京档案》
摘要:调查我国档案开放数据资源建设进展,旨在明确档案领域参与公共数据开放的优化策略。通过调查档案机构在档案机构官网及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开放数据的情况,从数据全面性、数据可获取性、数据及时性、数据可用性以及数据互操作性等方面进行解析。由此,发现我国档案开放数据资源建设目前存在着数据开放规模不足、数据资源价值有待提升以及开放程度有限的问题。因此提出档案开放数据资源建设的优化策略,即完善档案开放数据制度,深化主体参与和协同,推进档案开放数据资源对接融通以及完备档案开放数据资源建设流程。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北京档案》
摘要:2012年以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再次强调“要深入贯彻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战略决策。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把建设美丽文借助文献、案例和网络调查,认为档案部门具备赋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3。国内外能生态文明建设的条件和能力,并从自身建设完善与会议主题与内容皆推动笔者关注档案部门在生态文明生态档案对外开发两方面总结档案部门赋能生态文建设中的可为空间。明建设的角色定位,以此为基础从对内建设和对外赋能两方面提出赋能实现路径。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5-03-17 合作期刊: 《北京档案》
摘要: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典型案例进行调查,旨在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方法与策略,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数字转型的理论研究。通过案例分析,从项目背景、目标、主体和成果四个方面对英国“迈向国家宝藏·虚拟利物浦双年展”项目展开分析,解析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可参考的要点。由此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可在本土文化创新与全球视野下进行应用场景构建、数据要素化导向下进行文化数据资源建设、文化科技发展驱动下进行技术开放自主应用以及产学研用联动框架下构建协作机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首先,对中国档案数据出境的法律规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现行法律法规中关于档案数据跨境流动的相关规定,明确其法规监管体系;其次,深入探讨了我国在档案数据出境法律规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法律体系不完善、监管机制不足及国际合作要素的缺乏等;最后,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提升对策,主要包括完善法律框架、加强监管与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对接全球标准等。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2-20 合作期刊: 《浙江档案》
摘要:法规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对推动档案产业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我国档案产业法规标准建设现状,从多角度分析法规标准的主要特点及现存问题,针对性提出推进法规标准建设的策略。建议从行业顶层设计出发,着眼产业整体性;优化地方性法规标准体系,完善行政规范依据;针对产业内部具体环节,适应产业发展特征;加大法规标准宣贯力度,推动执行落地。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5-02-12 合作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为推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破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当前面临的困局,引入“生态”概念,提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范式从绩效观转向生态观的命题。前者以绩效为导向,注重学术产量、追求效率至上;后者则融入生态学思想,注重构建多元共生、动态平衡的学术生态。两者在评价目的、主体、客体、标准、方法上呈现出较大差异。基于生态方法论和学术评价理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生态观的核心理念指向整体性、适应性、持续性、多样性、差异性、动态平衡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范式从绩效观转向生态观的主要路径包括:助力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坚持鼓励原始创新,完善多维度评价模式,健全多阶段评价机制,进而构建本土化、创新性、多元化、动态化导向的学术评价生态。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2-08 合作期刊: 《北京档案》
摘要:气候变化造成的威胁使得档案部门增强气候应对力刻不容缓。梳理并总结档案部门增强气候应对力的国际政策态势,提取可供我国参考的经验,可为我国档案部门制定体系化气候应对策略提供思路指引。首先,调研我国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已有档案政策及实践现状,明确我国档案部门具备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制定需求;其次,细析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四个发达国家涉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档案政策,凝练并总结其政策着力点;最后,立足政策框架与实践环境,从针对性引导增强气候适应力和前瞻性鼓励气候变化减缓行动两方面提出既符合国际先进理念,又贴合我国国情的档案气候政策制定进路。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2-08 合作期刊: 《北京档案》
摘要:在档案利用服务领域引入5GAP模型,对档案馆审视服务质量、高质量推进档案利用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对档案馆应用5GAP模型提升服务质量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为基础,从感知差距、标准差距、执行差距、宣传差距、期望差距五个维度阐释档案馆服务质量5GAP模型的主要内容。立足于档案利用体系建设的现实需要,总结提出缩减档案馆档案服务质量差距的实践策略:以用户为中心、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服务支撑、创新宣传方式、主动改进服务。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1-16 合作期刊: 《档案学通讯》
摘要:档案叙事是档案叙事者基于特定的背景,面向特定的受叙者,围绕特定的主题,对档案及其内容进行 选择、组织、呈现,以传达特定意义的行为和过程,其实质是档案叙事者和受叙者围绕档案叙事文本形成的互 动。好的档案叙事应是能引发受叙者共情的叙事,受叙者的共情也会促使他们实施亲档案馆行为。根据互动仪式 链理论,档案叙事引发共情包括共同在场、互动、共情等阶段,而档案叙事者的身份、档案叙事文本的故事和话 语、受叙者自身经历及其所处社会文化背景等都会对共情的促发产生影响。档案馆如果要增强档案叙事引发共 情的效果,需具备叙事思维、聚焦故事内容和话语形式写好档案叙事文本、邀请事件亲历者和受叙者参与档案叙 事,并着力营造通感档案叙事场域。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18
摘要:[目的/意义]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信息传播和接受成为公众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探讨健康信息文本中人称代词类型对用户健康信息规避意愿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方法/过程]本文基于语言学中人称代词类型推导研究假设,引入心理距离和感知亲密、心理距离和感知厌恶解释这一过程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机制,并讨论人格特质(内倾性、外倾性)在链式中介中的调节作用。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收集实验数据,运用线性回归分析、Bootstrap方法检验中介及调节作用。[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后疫情时代,健康信息文本中使用不同类型人称代词对用户健康信息规避具有部分显著影响作用,心理距离和感知亲密、心理距离和感知厌恶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内倾性、外倾性人格特质均可在链式中介变量间发挥调节作用。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AI参与电子文件管理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展,电子文件管理不仅要面 向各类人群的需要,也要适应人工智能的逻辑和需求,由此引发千百年来为人类保管和提供利用 文件档案的管理体系发生某些底层逻辑、原理和方法的变化,包括文件档案数据及其治理的内涵、 收管范围、分类标注等,进而引发有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历史性重塑。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档案学通讯》
摘要:图书档案保护是图书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图书档案保护教育则是培养具有专业 技能的保护人才的重要路径。为完善我国图书档案保护教育体系,通过内容分析法,调查和总结目前iSchools院 校的图书档案保护类教育课程设置情况,比较分析图书档案保护在课程目标、授课层次、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 方面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优化我国图书档案保护教育结构体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探索新型图书档案 保护课程教学体系等建议,以此为我国图书档案保护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档案学通讯》
摘要:研究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的行动框架,旨在归纳其工作内容与对应的工作方法,以供实践参考。通过 文本分析法对各国与地区的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进行编码,梳理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的步 骤与脉络,构建出覆盖事前基础性筹备、事发及时性建档、事后可持续管理、全方位保障体系四个层次的行动框 架。基于框架分析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的重点内容,包括:面向重特大事件突发性采用应急管理方法,基于重特 大事件复杂性构建多主体协作机制,强化利用导向的档案增值管理,面向建档繁杂挑战配置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