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以我国277个地级市为样本,利用反事实对照组探究经济系统与碳减排系统的主次关系,同时探讨制造业集聚影响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协同发展的资源错配效应和创新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对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协同发展的影响呈倒U型,经济系统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制造业集聚可以分别通过资源错配效应和创新增长效应影响其协同效果。因此,制造业集聚规模要保持适宜性,坚持先立后破原则,在确立碳减排目标时首先要保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更好地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与碳减排的协同发展。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8 合作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2015一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发债数据,实证检验了ESG评级分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会导致市场信息恶化,加剧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债券信用利差。机制分析表明,ESG评级分歧会加剧投资者的有限关注约束程度,促使其更加集中于市场信息的获取,这一现象与有限关注理论一致。该结论在考虑了债券价格中异质信息含量和考虑市场定价交易机制后依旧成立。情境分析发现,发债企业的政府和市场担保属性有利于降低在ESG评级分歧背景下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而相对于仅国内评级机构之间产生的分歧,国内外评级机构之间的分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更大。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2-10
摘要:兼具环境友好、社会责任共担的 ESG 评级,构成了以中国式现代化理念推进实体经 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然而,很多评级机构的 ESG 评级结果或形式存在差异,呈现出 ESG 评级分歧现象,尤其在国内评级机构、非专职型评级机构之间分歧更加明显。 同时,该分歧具有 典型的时空特征,在不同的时间、地区、行业间具有显著差异。 这些差异的形成与 ESG 评级涉 及多主体、多维度有关,结合标准制定、披露要求、数据披露、数据采集、评分评级五个 ESG 评级 环节,可将差异形成的原因归结为理念维、数据维、技术维三个方面。 基于此,对于 ESG 评级分 歧的治理应从 ESG 全局出发,结合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明确信息人、信息本体、信息技术和信息 环境四个治理要素,遵循人本观、互动观、系统观和平衡观引领下的 ESG 评级分歧治理逻辑,为 提升 ESG 评级的决策价值、实现 ESG 评级体系与中国情境有机结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拓展 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以来,各地政府不断加大对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投入,但是城乡居民医疗负担差距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不断扩大。为解释这种现象背后的逻辑,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系统分析地方政府大病医疗保险筹资竞争对城乡居民医疗负担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赔付占家庭医疗负担比差距越大,地方政府大病医疗保险筹资竞争越会扩大城乡居民医疗负担差距;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大病医疗保险筹资竞争能够提高大病医疗服务供给效率,城乡居民大病医疗支出贴现预期呈上升趋势。由于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较低和医疗服务需求较大,该调节效应对农村居民大病医疗支出贴现预期影响较大,因此缩小了城乡居民医疗负担差距。鉴于此,建议建立与地区经济发展同步且独立的大病医疗保险筹资体系和地区间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筹资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