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政治社会思潮之变与其对华竞争战略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5-03-17 合作期刊: 《国际安全研究》

    摘要: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美国亦进入新旧政治势力、新旧思潮的交接过渡期。美国国内思潮进入新一轮“保守周期”,新自由主义呈现新的反思与调整,源于科技与生产力发展变化而涌现出的新兴思潮,也愈发对其传统政治社会理念产生重大影响。2024年大选进程尤其折射出美国政治社会思潮的诸多重要变化。从其对华竞争战略重点来看,美国对华负面认知呈现进一步强化和长期固化趋势,对华战略中的意识形态因素上升;科技思潮崛起与反华利益集团重组将塑造新生态,深刻影响中长期对华战略;对华竞合领域此消彼长,中美“合作”或将更多地呈现为以危机规避和管控为主的“消极合作”。中国应立足新的美国之变来看待两国关系潜在风险,立足美国国内新的利益群体和涉华立场重新打造稳定的合作领域。

  • 论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辩证关系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05-27

    摘要: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三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统筹发展和安全是贯穿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鲜明红线。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安全思想,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社会理念相协调,使得统筹发展和安全有了稳定而又有活力的社会基础。以其为根本遵循,我国创新形成了在社会稳定基础上统筹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的科学治理机制。

  • 印度人民党、印度教民族主义与“印度教国家”的构建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7-22 合作期刊: 《当代世界》

    摘要:2024年6月,印度执政党印度人民党赢得新一届议会下院(人民院)选举,成功蝉联议会多数席位。现任总理莫迪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二位三度出任总理的政治人物。印人党与印度教民族主义存在明显的相互促进关系,印人党借助印度教民族主义发展成为印度政坛的关键政治力量,而印度教民族主义大行其道则是印人党胜选根本原因。印人党政府将继续支持印度教民族主义,通过推动修宪、制定和实施《统一民法典》等方式着力构建“印度教国家”,但面临难获修宪所需议会多数支持、国大党等世俗主义政党更强掣肘、南印度“达罗毗荼主义”对抗“北印度中心主义”等因素制约。

  • 构建新安全格局的外部动因、内生逻辑及遵循原则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4-07-29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是新形势下中国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自身安全战略升级演进的重要举措。从外部动因看,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是应对国际安全形势剧变,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安全话语权,在安全赤字和治理碎片化背景下塑造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维护的必然选择。从内生逻辑看,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新形势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实现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以来中国国家安全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构建新安全格局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准备,未来应立足内外部安全环境的动态发展,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加快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

  • 美国现代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之争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4-05-28 合作期刊: 《世界政治研究》

    摘要:【编者按】长期以来,国际关系学和比较政治学都忽视政治思潮的重要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下,对政治思潮的深入研究不仅便于我们理解国内外政治的同频共振,还便于我们理解世界政治的深层结构。政治思潮给我们的学术研究提出了诸多尚待回答的重要研究问题。为此,我们约请相关学术领域的8位学者,就如下四个基本问题进行讨论:(1)百年变局下的世界政治思潮; (2) 传统政治思潮与世界政治变迁;(3)现代政治思潮与世界政治变迁; (4) 新兴政治思潮与世界政治变迁。我们期待通过这组稿件激发学界对政治思潮与世界政治变迁关联性的深入思考。

  • 权力流散和权力集聚:美国两次发起对外半导体产业制裁的比较研究

    分类: 政治学 发布时间: 2025-03-17 合作期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一国掌控的权力为何在某些时期呈现流散状态?而在部分时期呈现集聚状态?本文出发点基于苏珊·斯特兰奇提出的“当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占据不同资源,国家的部分权力由非国家行为体分担,因而国家权力处于流散状态”。但对美国政府国家自主性强弱与国家间相互依存强弱的不同组合表明,美国政府掌控的结构性权力并不总是流散状态。以20世纪80年代美日半导体产业冲突和21世纪10年代中美半导体产业冲突做比较,发起冲突原因相似、制裁手段雷同,但发起主体不同,且当前中美半导体冲突迫使美国企业损失远大于收益,说明随着大国竞争加剧,在特定领域,即使是掌握核心技术的超级企业也必须服从于国家权力,因而国家权力并不再是流散,而是集聚。

  •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建构、实践探索与世界意义

    分类: 政治学 发布时间: 2024-05-10 合作期刊: 《国际安全研究》

    摘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经验,吸收并借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安邦的思想内核,同时深刻汲取了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这充分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包容性、先进性、集成性、思辨性和人民性,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十年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引下,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党和国家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全球视野和使命担当,为创新国家安全理念和认知,丰富各国国家安全道路选择,解决现代化进程难题,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