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4-22
摘要: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开展反贫困斗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积累形成了宝贵的反贫困斗争经验。这一历史经验包括坚持将党的领导作为反贫困斗争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至上作为反贫困斗争的价值立场、坚持把改革与发展作为反贫困斗争的重要举措、坚持实事求是调整反贫困斗争的策略等,对未来更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推进相对贫困治理,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21
摘要:师德评价是高校教师评价工作的基础,也是培养“四有”好老师的有力支撑,更是造就时代新人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师德评价实践中,存在评价过程“唯程序化”、评价目的功利化、评价手段的“技术热”、评价标准“虚化”和评价主体“零散化”等难点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坚持系统、辩证思维,深化师德评价改革创新,牢固树立起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观,建立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建设长效机制,采用科学公正、行之有效的师德评价方法,创建蕴含人文关怀的师德评价环境,推动师德评价高质量发展,开创师德评价工作新局面。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21 合作期刊: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摘要:当前,学界掀起了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潮,并取得了许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与此同时,学界也要冷静思考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如防范人工智能“越位”损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质,杜绝人工智能“悬浮”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深入推进,避免人工智能的“工具理性”遮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文关怀,警惕人工智能的“应然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实然分析相脱节等。在未来的研究中,要在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畴意识的基础上,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把握人工智能的构成及其影响,明晰融合的价值契合点,理性看待研究热点;坚持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人机协同与共生关系;提高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拓展研究队伍的规模和范围,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方向,以期使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工作 发布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广东青年研究》
摘要: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30年来,其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发起实施、发展建设、深化推进、持续发展、改革创新五个阶段。在此过程中,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持续强化品牌项目,其感召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30年来,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领文明建设新风尚;形成规模宏大的青年志愿者队伍,为青年健康成长构建新平台;加强规范化、法治化建设,推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制度实现新发展;健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更加进取有为,为全球发展贡献青春新能量,取得伟大成就。新时代,青年志愿者行动要融入“国之大者”,汲取成功经验,强化数字赋能,聚焦文化育人,引领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新时代共同富裕话语是基于美好生活诉求、反映共建共享共富思想而形成的语言表达与凝练,体现着人民群众对于共同富裕生活的期盼,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论逻辑层面,它汲取了我国古代先贤哲人朴素的社会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精华;历史逻辑层面,它是从中国近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求安”“求有”“求富”“求同”的话语演变中发展而来;现实逻辑层面,它是对中国现实发展要求做出的话语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