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三角城市群“五化”协调发展对城市韧性的影响研究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以2010—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9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区,采用熵权-TOPSIS、耦合协调度及地理探测器模型,在测度“五化”和城市韧性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探究了“五化”协调发展对城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珠三角城市群“五化”和城市韧性总体水平相对较低,均处于稳定提升态势,但地区之间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具有显著的异质性。(2)“五化”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好,耦合协调类型占研究区的81.48%,失调衰退类占比为18.52%。(3)单因子探测显示,影响城市韧性水平的强弱顺序为城镇化(0.782)>信息化(0.497)>绿色化(0.275)>工业化(0.162)>农业现代化(0.151),“五化”协调因子影响力大小为0.643;交互探测结果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型,其交互影响力均强于单因子作用。

  • 基于织补理论的传统村落旅游空间及文化保护研究——以云南省大理市双廊村为例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传统村落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物质与文化融合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体现地方特色,寄托代代情感,是理解地方历史的重要桥梁,因此,传统村落又被称为“活标本”,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是近年来规划研究的热点,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是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大理市双廊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 织补理论视角对双廊村的保护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研究成果为双廊传统村落保护提供合理建议,以期进一步丰富织补理论在保护传统村落中的应用与发展。

  • 介入民族理论探讨:地理学学科融合的民族地理学案例

    分类: 地理学 >> 自然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06-21

    摘要:民族地理学发展的简要回顾和近30年民族理论探讨地理取向的梳理表明:1)中国民族地理学发展存在由“显学”逐渐演变为“显而不扬”学术领域的过程;2)当代地理色彩浓厚的民族理论探讨强调了“地理”于民族发展、整合、认同的意义,但对“地理”的理解复杂多样,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民族地理理论探讨方向;3)作为独立学术领域的狭义民族地理学,仍然缺乏系统化的理论体系。结合现当代地理学思想,地理学介入民族理论探讨有望增强民族地理学领域整体性、促进地理学学科间融合。其现实路径包括:1)以“国家-区域-地方”尺度框架来整合广义民族地理学理论体系;2)以自然、社会、人文3个学科传统来对接民族阐释维度,形成“自然-社会-人文”民族阐释体系;3)在狭义理论层面,聚焦强调联系性、流动性、转换性的地理性民族理论探讨,从而增强民族的地理性理解,而不仅是地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