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视频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框架、传播困境及其纾解策略

    分类: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4-11-15

    摘要:新媒体时代,短视频已经成为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通过梳理短视频平台的起源与发展,进一步分析短视频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明确短视频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及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工具,短视频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方式,有利于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与发展空间,有利于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提升社会关注度,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认同,有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但同时,短视频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传播形式创新与内容品质之间的平衡难题,商业化与文化本位之间的冲突,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品质内容提升等困境,需要有针对性地联合政府机构和民间团体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利用短视频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演绎和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元素,立足文化本位,把好平台审核关,放眼长远发展,把好作品定位关,加强监管自律,把好平台法治关,从而促进短视频带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健康发展。

  • 徐特立精神的时代内涵、价值意蕴及其育人实践路径探究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1-12

    摘要:徐特立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是毛泽东“最敬佩的老师”,被尊为 “延安五老”之一。徐特立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和教育实践中形成了“可贵的徐特立精神”,这种精神主要包括精忠无我的爱国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时俱进的革新精神、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终身勤笃的治学精神等。徐特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遵循知行合一的规律,探赜新时代徐特立精神的内在机理需要积极将徐特立精神融入全员育人,融入全过程育人,融入全方位育人,不断培育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相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航船一定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 从盖娅假说到COVID-19 ——评《封锁之后:一次蜕变》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发布时间: 2024-11-11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气候危机、环境问题、生态问题逐渐国际化、全球化,气候问题的全球治理面临巨大挑战,亟需进行变革。值此背景,《封锁之后》一书通过对疫情期间人们生活状况的反思,表现出社会个体在经历封锁后的蜕变过程,运用哲学寓言及隐喻的形式讨论人类世界中存在的政治、伦理甚至宇宙学冲突,从盖娅政治生态观的视角分析了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本质,探究人与自然关系合理性问题。作者强调,地球上生命的实体正日益受到人类的控制与威胁,需要重建人与自然、科学与政治、事实与价值等这些二元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探寻解决生态危机的良策。拉图尔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主线,提出超越“强纲领”中的其他对称原则,倡导开启行动者议会、生态理想国,发起重构盖娅的制度变革,但并未就该制度建构的行动者的设置进行充分的论证与提供更多的细节。本书为在理解不同行动者活动状态和组合模式的基础上,更好地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提供了一种颇具启发的政治生态观。

  • 爱的算法殖民化:人工智能时代约会程序算法面临的伦理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07-15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晚近十年,人工智能算法获得了长足发展,智能算法被视为解决人类问题的一个全新进路。与此同时,在人类主义的框架中,爱情通常被视为人类生活中最亲密的情感,但它现在越来越多地被少数程序员用人工智能来进行控制或操纵。在当代世界中,许多约会平台正在设计所谓的智能算法来为用户识别更多的潜在匹配对象。这些由人工智能驱动的配对系统通过丰富的数据驱动,不仅能够预测用户可能喜欢什么类型的对象,而且还可以深刻影响人们选择伴侣的方式。对此,基于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理论”,批判性地探讨了将浪漫决策委托给算法的潜在影响以及可能由此引发的伦理挑战。通过对Tinder 等约会应用程序使用算法的现实分析,指出爱情生活世界正在被殖民化,因为在线约会算法侵入了人们的浪漫关系,以至于浪漫关系中的交往行为被算法的技术规则所取代。为了应对算法殖民化引发的伦理难题,要着眼于从个体维度上弥补算法思维的固有逻辑缺陷,从技术维度上优化算法模型与标准设计,从企业以及约会应用程序设计者的维度上赋予爱情关系中个体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据此来探寻未来理想爱情关系“去算法殖民化”的可能性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