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摘要:在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成为关键任务,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为其带来新契机与挑战。从理论层面看,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提出新要求,二者应形成双向赋能。然而,现实中面临诸多困境:价值理念方面,院校与企业育人用人观念偏离,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运行机制上,校企合作对接机制不顺畅,科研创新、协同育人、利益联结机制均存在问题;科技成果转化也面临信息不对称、利益分配难等困境。针对这些,建设逻辑理路需明确目标为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政府、企业、高职院校需加强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实施路径要完善政策法规,创新合作机制,开展多样化产教融合模式,以提升建设成效,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适应。
分类: 体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摘要:运用文献研究法,遵循分解全球公域体育治理目标、分析治理现状、找出治理困境、提出切实可行的中国应对之策的思路展开研究。经分析认为:当前,全球公域体育治理面临治理主体变化引起治理权力的失衡、个别西方国家掌控全球体育公域治理议题和治理议程制高点、缺乏全球体育治理规则与规范的共识、民粹主义思潮兴起阻碍体育全球化趋势的困境。由此提出我国政府的应对之策:1)应以促进全人类发展为理念,建构多元治理主体合作关系;2)增强世界主流运动项目的硬实力,提升全球公域体育治理话语权;3)牵头完善国际体育治理组织架构,推动全球公域体育治理体系改革;4)大力培养能参与国际组织体育治理的人才,构建中国的国际体育组织后备队伍。
分类: 体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摘要:探讨 4 种不同运动时间和间歇模式的大强度间歇运动(HIIT)诱发愉悦情绪和享受感的效果差异。方法:将 75 名大学生随机分配至运动 30 s 间歇 30 s 组、运动 1 min 间歇 1 min 组、运动 30 s 间歇 1min 组和运动 1 min 间歇 2 min 组,分别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 20 min 测量其享受感,并对运动中的疲劳感、愉悦情绪和享受感进行测试。结果:1)运动 30 s 间歇 1 min HIIT 相比运动 1 min 间歇 2 min,运动30 s 间歇 30 s HIIT 相比运动 1 min 间歇 1 min HIIT 均可诱发更积极的愉悦情绪。运动 30 s 间歇 1 minHIIT 诱发的愉悦情绪最高,运动 1 min 间歇 1 min HIIT 诱发的愉悦情绪最低。2)1:1 间歇模式 HIIT 诱发的享受感水平低于 1:2 间歇模式,并且与运动 30 s 间歇 30 s、运动 1 min 间歇 1 min HIIT 相比,运动 1min 间歇 2 min HIIT 诱发的享受感水平更高。3)运动 30 s 间歇 1 min HIIT 诱发的享受感水平显著高于运动 1 min 间歇 1 min,相同间歇模式 HIIT 诱发的享受感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结论:1)运动时间和间歇时 间等量时,运动时间越长,愉悦情绪越低,运动时间小于间歇时间的 HIIT 诱发的愉悦情绪更高。2)间歇期长的 HIIT 诱发的享受感水平更高,相同间歇模式的运动时间长短不影响运动后产生的享受感。3)短时间多组数 HIIT 是诱发愉悦情绪的最佳方案,长时间的间歇期 HIIT 是诱发享受感的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