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对我国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友好型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文章以 2011—2021 年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 研究 发现,数字经济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提高,且高管环保背景能够正向调节数字经济对企业绿色 创新的影响,作用机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和增强环境规制来实现对企业绿色 创新的正向影响。 异质性检验发现,当企业为高科技企业、ESG 表现较好时,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的促进 作用更为显著。 研究结论能为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提供一定的指导,对我国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具有 一定的贡献价值。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使用者需求偏好的变化,会计信息的多模态披露逐渐成为企业的主流选择。选取2019—2022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年报文本可读性是否影响其披露独立的可视化年报的意愿,结果发现:企业年报文本可读性与可视化年报披露倾向正相关。改变变量度量、变换模型、弱化内生性问题后该结果依旧稳健。异质性检验显示,购买董责险、管理层持股都会正向调节年报文本可读性与可视化年报披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年报文本、数据质量与可视化年报披露三者之间的关系受到公司业绩的影响;持续披露可视化年报的公司会有相对更高的年报可读性,披露可视化年报的公司其年报文本可读性逐年提高。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作为治理体系的重要部分,政府补助具有“信号效应”,成为企业竞相争取的重要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管理层语调具有信息增量作用,企业是否可以获得政府补助与其传递的信息息息相关,文章利用2008一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管理层语调操纵与政府补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语调操纵有助于企业获得政府补助,即管理层语调操纵具有资源获取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媒体与机构投资者均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能抑制管理层语调操纵,削弱其资源获取效应。文章研究为提高政府补助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加强文本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经验证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合并报表中的内部存货交易抵销调整分录是会计界公认的难题。这一方面缘于我国初期只注重引入,未能吸收本土化,缺乏基础理论共识;另一方面缘于现有研究侧重于从重复的角度考察编制的流程,缺乏理论依据,未能形成前后一贯、逻辑一致的编制规制,鲜少关注抵销调整分录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之契约关系,缺乏合适的理论渊源。为此,本文基于业财融合场景中的契约理论,应用会计主体、会计要素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概念,对内部存货交易抵销调整分录展开理论分析,发现交易双方中的权利人和义务人归于企业集团同一“人”,故对应的权利与义务自动消失,同时它们引致的对股东的义务与权利也自动消失。据此,通过案例解析,形成不同情形下的抵消调整分录编制规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10 合作期刊: 《统计与信息论坛》
摘要: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时代背景下,ESG信息的长期价值属性日益显现,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积极践行ESG理念更是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因而,企业ESG信息披露作为重要的非财务信息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成为企业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基于2009-2021年沪深A股企业数据,研究ESG信息披露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ESG披露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第二,中介机制表明,ESG信息披露通过提高创新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两条路径作用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体来说,ESG信息披露可以提高创新产出,提高员工信任水平和优化企业人力资本结构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第三,ESG信息披露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和外部分析师关注较高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更为强烈的提升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机制,推动企业进行ESG信息披露,培育ESG竞争优势,健全中国资本市场监管环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以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会导致股票流动性下降,分析师跟踪会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股票流动性产生影响,能有效抑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股票流动性的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企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企业分析师跟踪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股票流动性的正向调节作用更显著。研究一方面丰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股票流动性的研究文献;另一方面为如何提高股票流动性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2-24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差异化战略是企业重要的竞争手段,管理者对其部署有较大的自主裁量权,而内部控制系统通常被作为战略执行的保障工具。因而,如何积极引导企业战略决策有效对接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发挥内控机制及时甄别企业战略选择风险并施以动态管控的职能,是战略管理面对的新课题。依据战略风险管理理论和制度逻辑理论,利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2020年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零膨胀负二项模型,实证分析战略差异度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路径及内控机制的作用机理。研究得出:战略差异度与全要素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存在风险阈值;良好的内控机制有正向曲线调节效应,可以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风险國值管理作用:非效率投资、创新产出受阻是激进战略决策阻碍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要中介变量,而高质量的内控机制对此可以起到较好的风险管控作用;良好的内控机制可以有效缩短高差异度战略决策对全要素生产率损害的持续时间,有助于企业将偏离國值的战略决策尽快回调,具有风险反馈与矫正作用。因此,企业应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将企业战略选择风险管控纳入前置管理和阈值动态管理,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制度支持。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1-16
摘要:【摘要】会计的本质是什么,一直未得到学界的统一认识。这引致了部分会计概念的模糊性和概念间的逻辑缺陷,伴生了合并报表难题等重要基础性问题长期存在,影响了会计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中国古代“會計”立意及其实践中契约思想的思考,沿着融通古今中外会计的方向深入考察,深化了对会计本质的认识。本文发现,会计本质是记录、监督契约运行,考核权利义务的匹配程度特别是受托责任的履行,并据此续约、解约或立新约。会计本质的契约观,融通了古今中外的会计本质认知,初步破解了西方借贷记账法及其会计理论遗留下来的重要基础性问题,推动了中国会计话语权和会计叙事体系的构建,强化了中国会计文化的民族自信,并为完善会计准则等相关建议提供了理论支撑。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10-16 合作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税收征管变革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企业决策行为与生产经营活动。税收征管既可能预防和减缓企业债务违约压力,也存在加剧债务违约的风险。鉴于此,基于2011-2021年沪深 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税收征管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税收征管强度的提升显著降低了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机制检验发现,税收征管通过提高企业纳税遵从度,优化资金配置结构,进而有效缓解了债务违约风险,但它并不会弱化减税降费致策的惠企初衷;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促进税收征管强度对企业债务违约的抑制作用。拓展性分析表明,税收征管力度的增强源自“金税三期”“国地税合并”改革等致策合力;税收征管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抑制有助于提升其主业业绩水平。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推进税收改革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减轻企业主体负担,提振实体活力,稳定经济提供了实践依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摘要:以我国员工持股计划重启为背景,以2011-2019 年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验证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违规的影响。结果显示,员工持股计划降低了公司违规概率与频率。机制检验发现,员工持股计划一方面通过促进中小股东投票与委派董事涉入公司内部治理,另一方面通过信息传递提升独立董事履职效率并增加分析师跟踪。进一步地,区分违规类型后发现,员工持股计划的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信息披露违规与一般违规;区分员工持股计划方案后发现,员工持股规模高、锁定期长、高购买折价、无杠杆、无控股股东担保或兜底、无业绩条件的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违规的抑制更显著。经济后果分析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违规的监督能够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研究结论从公司违规角度验证了员工持股计划的监督者角色,为我国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生态本身与进展及其对中国ESG信息披露启示,为构建具有中国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特色ESG信息披露标准与框架提供有益借鉴,建立健全中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习近平,2021)。当前,国际环国ESG生态体系,推动企业落实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存。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的发展形势复杂而严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是时代与历史的必然选择(王鹏伟和贺兰英,2021)。与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的ESG理念,正是衡量企业或商业投资中可持续性和道德影响最核心的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与治理(Govermance)三个因素,其本质是企业追寻长期可持续投资回报,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为高质量发展指明道路以及践行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工具,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然而,国际上缺乏ESG信息披露统一的标准与框架,我国ESG信息披露尚处于探索阶段,影响着我国ESG评级、投资以及ESG理念的发展。鉴于此,本文系统梳理分析当前全球报告倡议设、“双碳”目标,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组织(GlobalReporting Initiative,GRI)、可持续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