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近代中国货币供应量等与货币有关的数据,是分析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传导作用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货币乘数公式,在罗斯基教授和刘巍教授估算的货币供应量有关数据的基础上,补充了1887—1909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使近代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样本长度达到50年,并且根据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估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确保所估算的数据有较高的可信度;分析相关要素对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作用机制,并通过建立模型,实证研究了相关要素对1887—1935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本文认为,通过货币乘数公式中的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等数据得出的1887—1909年的近代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数据是可靠的,并且影响1887—1935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因素主要有:出口、华侨汇款、国际银价以及经济景气程度。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16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于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以及湖北等6个粮食主产省的787户农户调研数据,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了信息获取渠道与信息获取能力对农户土壤保护外包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信息获取对农户的土壤保护外包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信息获取渠道数量越多,农户土壤保护外包程度越高;信息获取能力对农户土壤保护外包行为的直接影响虽然并不显著,但能够强化信息获取渠道对农户土壤保护外包行为的积极影响。第二,尽管正式渠道与非正式渠道均能显著提高农户土壤保护外包程度,但仅正式渠道对农户土壤保护外包行为的作用受到信息获取能力显著的调节影响,非正式渠道对农户土壤保护外包行为的作用并未因信息获取能力水平的高低而产生明显变化。第三,信息获取对农户土壤保护外包行为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对于决策者年龄较小的农户而言,正式渠道对其土壤保护外包行为的影响更大,而对于决策者年龄较大的农户来说,非正式渠道的影响更大,但正式渠道对不同年龄组农户的信息获取能力均有较高要求。基于此,提出以社会化服务的方式推动农户参与土壤保护应成为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此过程中需重视公共组织以及社会网络等不同类别信息传递渠道的建设,并加强农户信息获取能力培养,从而为农户参与土壤保护提供保障。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1-07
摘要:扩大教育服务贸易出口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间文明交流互鉴、吸收国际人才、拉动当地消费、创造外汇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2000—2018年125个来华留学生生源国数据,采用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地理距离因素的影响为负外,生源国GDP、生源国GNI、生源国人口数量、学历互认协议对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都有正向影响。此外,分时期和分国家组的实证分析发现,学历互认协议的签署对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到的影响更大,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本文提出提升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规模和质量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18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以2018 年华润信托等机构持较低比例债券叫停怡亚通股份回购事件为例,探讨股份回购诱发的股东与债权人冲突,分析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影响因素和化解冲突的超额权力。研究发现:首先,集中股权结构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可能使股份回购异化为私利行为,即控股股东利用回购转移风险,引发股东与债权人冲突;其次,制度环境、债券契约设计和机构投资者身份是影响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重要因素;最后,债权人因组织间非对称性依赖形成的超额权力能够帮助化解冲突。本文最终建构股东—债权人冲突下的债权人保护理论框架,不仅扩展了回购背后股东与债权人冲突的相关研究文献,也从组织间依赖视角丰富了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研究,为进一步加强投资者保护提供了启示。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09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协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本文构建“技术一要素一产业”分析框架,梳理生产力质态演变规律,分析新质生产力催生机制,提出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强化促进新质生产力生成与发展的制度保障,构建原创性颠覆性关键性技术涌现的创新网络体系,以边际收益递增的数据新质要素优化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强化新质生产力现代化系统性支撑,提升大国经济发展战略优势。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在中国深化改革、推进转型的特殊背景下,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实际情况的高管薪酬制度改革路径是现阶段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函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高管的薪酬一业绩敏感性是判断薪酬激励契约有效性的主要指标,基于此,文章首先构建一个委托-代理框架下的寡头市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民营化程度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其次选择2007一2016年沪深两市A股经过民营化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总体上,提高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民营化程度会显著增强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混合所有制企业中非国有股比例小于67%时,提高民营化程度会降低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非国有股比例介于67%~75%之间时,提高民营化程度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没有显著影响;非国有股比例大于75%时,提高民营化程度会提升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
分类: 地理学 >> 地理信息科学 发布时间: 2024-07-15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2030年前碳达峰并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如何通 过碳减排从而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从区域尺度进行碳税和硫税减排 效应研究对于实现碳减排目标意义重大。构建河南省42部门动态 CGE 模型,分析征收碳税和硫 税不同组合情景下的减排效应表明,基准情景下河南省经济保持平稳增长趋势,碳排放将于2024 年达到峰值;征收100元/吨碳税时,碳排放比基准情景有所下降,且对经济损失较小;硫税对碳减 排具有轻微的促进作用;同时征收碳税和硫税的减排量最大,但总产出受损程度也最大。从产业层 面,碳税和硫税的征收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负面影响较大,对第三产业的 GDP具有促进作用, 能够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