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8-12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与重程序轻实质的西式民主相比’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它实现了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的统一)在民主从价值理念向制度形态的转变中’将人民作为逻辑起点与核心的实质民主为程序民主提供了制度韧性(在民主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中’将人民纳入政治运行轨道的程序民主为实质民主提供了保障和支撑(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进程中’实现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的统一发展’二者统一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1-10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与人民的选择中成为领导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坚强核心。在终结传统封建专制国家和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探索中,其不断强化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推动国家革命,进而实现国家主权独立、民族解放的成功经验。在建设现代国家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以政权建设、人民认同与社会治理为核心内容开拓国家革命、自我革命、社会革命等三重革命的融合路径,即以国家革命为主线完善国家政权,以自我革命为根本强固人民认同,以社会革命为抓手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8-09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制度建设的高度一体化统筹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重大举措的内在要求。要在明确这一体系整体定位的基础上分析其内容要领、场域布局与效力层级,以系统呈现其结构逻辑的现实样态。依循党的革命性与人民性的一致关系,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深蕴人民本位、主体理性、党性锻造与政治发展价值,进一步促进了人民至上与政党追求相互统一、革命特质与执政地位交融相通、内在自律与外在他律紧密结合、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进阶转化。基于制度构建与执行的视角,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有必要以立足实际、优化理路、贯彻法治与引领共识为实践要求,切实观照执行过程的差异化境况,调适协同各项内容构成,巩固体系运转的纪法保障,凝聚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从而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探索新路。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6-28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与人民的选择中成为领导中国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坚强核心。在终结传统封建专制国家和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探索中,其取得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推动国家革命实现国家主权独立、民族解放的成功经验。继而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探索中,走出了分别以政权建设、人民认同与社会治理为核心内容的国家革命、自我革命、社会革命等三重革命的融合路径:即以国家革命为主线完善国家政权,以自我革命为根本强固人民认同,以社会革命为抓手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6-28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反思与重构,其蕴涵坚持人民至上、追求共同富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缔造人类新文明等显著理论特质和实践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实际,反思、融汇世界各国现代化之经验教训,谋划中国语境下的现代化嬗变策略,走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路径。从“两个结合”探究这一嬗变理路,表现在以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下的现代化理论为行动指南、立足于双重革命交互逆熵变的中国实际、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形塑等三个方面。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在其内核要义、价值理性、具体方略等三方面也凸显出与西方现代化的差异。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6-28
摘要:政治压力深刻内嵌于中国的政治体制之中, 如何理解政治压力及其传导逻辑是政治体制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巡察监督中所形成的传导路径、 构建逻辑、 巡察主体的行动以及被巡察单位的回应与策略发现, 巡察监督中的压力传导路径在党内权威体系和职能部门的层级制与职能制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 多元协同的巡察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层级制的阻碍; 被巡察单位面对政治压力会基于“风险 - 收益” 的逻辑作出应对策略, 其积极应对在体现激励性竞争内因的同时展现了其将压力转为势能的行动逻辑。 此外, 巡察监督压力传导还存在路径依赖、 治理异化、 沟通不畅、 条块避责四个问题。 因此,本文提出净化政治生态、 构建转换机制、 建设参与平台、 严查避责行为等策略以优化压力传导。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社会加速度带来的新型异化偏离了亚里士多德对美好生活的指引,也违背了启蒙现代性的初衷,以罗萨为代表的第四代社会批判理论试图回到哈贝马斯,重振启蒙的理想,呼吁人们应当激发自我效能感,达成与世界的共鸣关系。学界的批评和罗萨的回应进一步激发了共鸣理论的内在张力:名词还是动词,情景还是矛盾,情感还是反思。争论的解决需要到马克思的情感理论中去追溯共鸣理论的根基,创新出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特质的共鸣理论。共鸣的自我效能以对象化活动本体为载体处于动词化、中介化的过程中,蕴含着情感与批判之间的互塑性张力。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发布时间: 2025-01-10
摘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大党独有的难题之一。坚持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取得的宝贵历史经验。以斗争精神增进党的团结统一,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现实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斗争与团结矛盾运动规律的必然结论。党的团结统一是发扬斗争精神的目标导向和价值旨趣,发扬斗争精神是增进党团结统一的动力保障和实践进路。新时代,要以坚持敢于斗争的理论武装推进实现党团结统一的行动自觉,以发扬斗争精神的政治担当消解影响党团结统一的离心倾向,以开展正确斗争的纪法边界防范破坏党团结统一的错误斗争,以提升善于斗争的本领艺术优化保障党团结统一的政治生态。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5-27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继承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丰富思想成果,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精华,是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创新提供了动力基础,新时代党领导的文化实践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创新奠定了现实基础。“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九个坚持”集中体现了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七个着力”进一步明确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任务目标和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