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发达的消费市场。各种形式的网络零售是数字经济时代销售供给的新形态,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关系到供给侧促消费的效果。文章在对网络零售影响居民消费的内在机理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检验了网络零售的消费效应。研究发现:无论是城乡整体、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网络零售都显著促进了其消费水平的提高,虽然存在对线下消费的一定程度的挤出,但总体来说,网络零售的需求创造效应大于对线下的需求转移效应。网络零售促进消费的机制在于扩大市场范围、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行业内竞争,上述结论在处理了内生性后仍然稳健。异质性检验表明,网络零售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提升作用较城镇居民更为明显,对东部地区城乡整体消费的提升作用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城乡整体生存型消费受网络零售的正向影响低于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城镇居民在生存型和发展型消费方面更依赖于网络零售,农村居民对享受型消费的网络零售依赖度更高。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是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攻克产业链“卡脖子”技术的关键支撑。本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以及三个代表性案例,探索构建了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的要素融通机制,包括人才支撑依赖(知识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互通和人才嵌入式培养)、知识共享依赖(知识融通共享创新平台和异质性知识多重螺旋)、技术协同依赖(递进式技术开展需求和数字化业务技术应用)和市场应用依赖(主动创造市场需求驱动创新与客户企业市场激发产能),并对要素融通机制策略进行了讨论。本文研究结论为企业创新联合体有效运行提供了理论借鉴与启示。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我国提出双碳政策以来,各级政府积极采取行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本文采用STIRPAT模型探索2008—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重点产业碳排放量与人口城镇化水平、人均生产总值、绿色金融指数、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同时,设置不同绿色金融发展程度情景,对苏州市重点产业进行碳排放峰值模拟实验。研究表明:绿色金融能够有效促进碳减排,苏州市加强发展绿色金融对达成碳达峰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在党的十八大确立科技自立自强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基石以来,我国进一步将发展数字经济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是明确强调指出,“科技是首要的生产力”,要“加速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综合现有文献可知,一些学者已开始重点关注和探究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之间的作用机制,但现有研究尚缺乏对数字经济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讨论。本文基于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科技创新的理论模型,通过对北京、上海和香港地区三座典型数字化城市进行案例过程分析,识别并探析数字经济对城市科技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进而构建数字经济促进城市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模型,以期为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启示。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26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全员股权激励既可能全面激发人力资本价值,也可能导致“搭便车”现象的发生。本文以2020年和2022年ZW公司两期全员股权激励计划为研究对象,从多维度揭示ZW公司全员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以供行业参考。研究发现:除了第一期全员股权激励计划的短期市场反应不佳外,ZW公司两期全员股权激励计划均对长期研发能力和长期财务绩效具有显著提升效果。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4-05-14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数字赋能传统流通向数字化、现代化转变,具有各种创新形态的数字化流通是否有效提高了市场整合度从而促进国内国际循环,是当前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亟须回答的问题。从商品(和服务)流动角度出发理解经济循环,在省-行业层面测度相关变量,基于相对价格变动和贸易成本两个维度考察市场一体化,实证检验了数字化流通的市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流通促进了国内省际贸易流出和国际贸易流出,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对贸易成本的抑制而非价格离散的收窄,数字化流通通过降低国内省际间贸易成本实现对国内和国际循环的双促进,通过降低国际贸易成本实现对国际循环的促进。文章的研究结论对充分发挥本土需求规模的贸易溢出作用,从而畅通国内国际循环提供了流通视角的经验证据和施策思路。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03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积极推进企业绿色言行一致对于提升企业价值、实现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17 ~ 2021 年A 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运用文本分析及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究企业绿色言行对其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言行匹配度的提升对企业价值有积极影响,而且环境言行和社会言行匹配度的提升都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上述影响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多言多行”的绿色言行模式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价值;“多言少行”的模式可以通过降低财务风险及经营风险来提升企业价值;“少言多行”模式则会通过增加企业财务风险而降低企业价值;“少言少行”的模式对企业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2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金融科技通过推动金融普惠式发展,有助于深化金融创新模式和优化产业投资结构,进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文章选用2011一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金融科技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机制分析发现,金融科技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进而促进企业价值。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明显。本研究为探析金融科技的正面经济效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对大力推动金融科技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08-05 合作期刊: 《经济地理》
摘要:文章构建了多维度地缘经济联系强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边形法、向量和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比较分析了中俄与中亚国家地缘经济联系强度演变,剖析了中俄两国与中亚国家地缘经济联系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与中亚国家地缘经济联系整体强度呈波动增长态势,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地缘经济整体联系强度基本保持稳定,俄罗斯与中亚国家整体地缘经济联系强度高于中国。②地缘政治在中俄与中亚国家地缘经济联系中的作用下降,贸易和交通在中俄与中亚国家地缘经济联系中的地位上升。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地缘经济联系由贸易、交通、地缘政治共同主导逐步转为贸易和投资共同主导,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地缘政治联系由旅游、贸易、地缘政治共同主导转变为贸易、旅游、交通共同主导。③中俄与中亚国家地缘经济联系强度均呈北高南低阶梯格局,但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以南4国地缘经济联系强度空间格局波动起伏较大。④资源禀赋是中俄与中亚国家地缘经济联系强度演变的共同重要驱动力,中国与中亚国家地缘经济联系比俄罗斯更依赖市场规模,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地缘经济联系对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稳定性比中国更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