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世界文明发展史证明,融通并进始终是人类文明交往的主旋律,人类文明完全可以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碰撞相融、和谐共生,文明的进步发展需要在跨文化对话中汲取养分,实现自我更新。跨文化对话也是人类历史进入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要求,其不仅是各民族文化和传统共存的重要条件,而且是解决人类面临重大问题的最佳选择,然而其中也存在重重困境。本文试图以全球文明倡议为主题提出破解跨文化对话困境的可能之方。本文首先在全球文明倡议内蕴的多元视域下充分挖掘跨文化对话的堵点所在: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顽疾、“普世价值”的思想藩篱、西化主义下的自我遮蔽及单边主义的逆势而归。其次阐释了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这是跨文化对话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理解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价值基础与价值原则;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不同文明自身的发展提供总的原则与指导方针;拓展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人类文明指明发展方向,描绘进步路径。最后以四个共同倡导的新理念来一一回应跨文化对话的种种困境:坚持以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原则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打破对话失衡困境;坚持以全人类共同价值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知,破解对话失灵困境;坚持通过传承和创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破解对话失语困境;坚持以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打破对话失效困境。全球文明倡议的落地生根能够促进文明在多极化发展中坚持平等相待,在共同价值弘扬中坚持文明互鉴,在文明传承与创新中坚持全面对话,在交流对话中坚持和谐共生,最终推动各文明在多元互补共塑中共同成就一个全人类所期待的多元的对话世界。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5-02-20 合作期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习近平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 组成部分,“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活的灵魂。习近平关 于国家能源安全重要论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了“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根 本立场,更好满足人民能源需求,打造能源安全“同心圆”;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的精神气质,推进能 源高质量发展,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重要品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 源安全理论的新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实践要求,有效防范化解我国能源安全领域风险隐患;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的基本方法,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的世界格局,为世界能源安全工作提供中国智慧。“六个必须坚持”相互联系、内在统一,对新时代 进一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2-17 合作期刊: 《肇庆学院学报》
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并将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在生态文明实践中进行了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灵感源泉,前者为后者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实践策略和道德启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融合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民胞物与的天下观、严禁而守的法治观、义利合一的发展观,深刻体现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简单承续,而是在全面把握国内外生态环境治理发展趋势基础之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重构,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全新成果,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内涵,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发展。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4-10-22
摘要:弗洛姆面对的是在极权主义和超级资本主义普遍压抑中产生的社会性格,或者说社会心理结构。在其中,既定的社会无意识影响着个体意识,伪思想代替了个人的独立思想。此种社会力量作为非人格对人格的统治,剥离了人的积极自由即自我实现的能力。因此,人不仅在现实生活层面,也在心理意识层面降低到了人的类本质以下。人们或被塑造为施虐-受虐的权威主义性格,或产生破坏冲动,或在资本主义文化模式内机械趋同。人们如此逃避自由也使得社会陷入精神失常当中。致力于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的自由实现,弗洛姆求之于“成熟的爱”和“创造性劳动”,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研究,同时在事实上开辟了通往共产主义的精神分析路径。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09-24
摘要: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共有的灵魂,生态则是国家和民族续存的基础。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人类生存环境的文化因素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展现了丰富的生态意蕴。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文化生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使文化成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桥梁;以文化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以文化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自然生态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和谐;以文化宣传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展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国家形象;以文化交融建构人类生命共同体,为全球生态发展提供更加公平合理的中国方案。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9-12
摘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是突破现阶段理想信念教育发展桎梏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需要。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契合性入手,分析 了二者的教育价值理念融通且目标指向一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利于铸牢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底蕴: 政治智慧帮助青年认同政治理想,和谐理念帮助青年领悟道德理想,立志观和生活观帮助青年构建个人理想。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智慧助力提升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通过秉持科学的教育方法、激发教育对象主体意识、优 化德育氛围和外部环境,形成文化与教育的合力。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共识民主作为包容性的西方民主理论,试图超越竞争性的多数民主。共识民主在根本假设上倡导人们从私利到共同善的转向,在政治参与上强调人民主体地位从形式到实质的转变,在政制安排上主张由边缘到主导的过渡,实为对古典民主的一种回归性尝试。虽然共识民主打破了实用主义思维对民主想象的束缚,是对人民统治的民主理想否定之否定的结果,构成了西方民主理论的螺旋式发展,但它依然未能逾越自由主义民主的藩篱。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06 合作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描绘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建构的路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开辟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新境界;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指引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在举旗定向、正本清源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意蕴,有利于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力。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3-03 合作期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休闲作为人类的一种生命状态,与劳动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人类的基本生 存样态。随着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构建美好劳动生活与美好休闲生活成为实现人类美好生活的关 键。深入解读并挖掘马克思休闲思想,有助于进一步明晰劳动与休闲的关系、探索解决劳动与休 闲面临的现实问题。马克思休闲思想坚持以人民性立场为逻辑内核,以追求正义、和谐、审美、幸 福为价值目标,在实践中注重引领休闲主体树立科学的劳动休闲观、正确的生态消费理念以及共 建的生态休闲责任意识。为此,应完善休闲供给三方协同联动的机制,通过高质量的休闲供给、有 效的休闲教育、刚性的休闲制度约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休闲观,在休闲实践中实现对人自 身生命意义的观照。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05-08
摘要:文明、文化与文脉,是由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又以其特有的物质、观念形态维系着人类群体生存和发展的紧密相连的存在。“新的文化使命”中对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明确,“十四个强调”“七个着力”中对于“守护好中华文脉”“着力赓续中华文脉”的任务要求,都表明对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中华文脉的阐释与创新是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中华民族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统一性、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契合与互动关系、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对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中华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中华文化的三大主体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系,进行了科学的揭示;对中华文脉持守赓续的责任主体、守正原则、创新路径,进行了整体性的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