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通业发展、包容性收入效应与城乡共同富裕——基于“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双重角度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2-10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随着“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成为推动城乡协同发展的重要共识,依托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有望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共同富裕。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和产业实践,通过多维界定“流通业发展”内涵,实证探究流通业发展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流通业规模扩张能够对农村居民收入产生包容性促进效果,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相对于城镇居民会在流通业规模扩张中获得较大增长。以连锁零售企业为主体的流通业组织化经营,分别通过百货、超市业态对城镇、农村劳动力工资性收入产生促进作用,现阶段只有超市业态门店密度扩张能够对农村居民产生包容性收入效应,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流通业市场竞争在适度状态下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更显著促进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过度竞争可能挤占企业生存空间,减少就业机会,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则易“首当其冲”,城乡收入差距反而将扩大。研究结论为支持和鼓励现代流通业发展、推动农产品渠道上行以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依据与实践指引。

  • 流通业发展与城乡消费差距——基于供需侧视角的机制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有望承担起推进城乡共同富裕的重任。结合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重视角阐释了流通业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机制,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流通业发展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且主要源于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更突出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证明了流通业发展缓解城乡消费差距的两条渠道,其一是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产生倾向性作用,从需求层面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扩张;其二是流通业发展能够通过优化商品供给条件释放农村消费潜能。异质性检验不仅进一步印证了流通业的积极作用,还显示了,政府围绕交通基础设施的财政支持和在欠发达地区的流通业扩张,有助于激发流通业对城乡消费平等的积极效能。未来,我国应持续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充分依托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在关键领域加强政府“有为”之手,进一步助推共同富裕进程。

  • 实体零售商该如何“触网”?——零售技术效率的视角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对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深刻改变,“触网”逐渐成为当前中国实体零售行业的关键词。实体零售商是否应当“触网”,选择何种策略“触网”,成为一个亟待验证的现实问题。文章从零售技术效率的视角出发,基于2013年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的数据,实证地检验了“触网”策略对实体零售商绩效的影响。利用产出距离函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和数据包络法,文章构造了两个零售技术效率计量模型,并得出结论:“触网”可以正面促进实体零售商的绩效;实体零售商应当谨慎地自建购物网站,并侧重通过和第三方平台的合作来引入线上渠道。文章的研究为实体零售商提供了实证层面的启示和建议。

  • 零售数字化创新与企业竞争力——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实证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数字技术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推动商业社会与消费者行为发生深刻的变化,加速了企业数字化创新与变革的进程。文章基于核心利益相关者视角和企业零售创新实践,构建了综合性的零售数字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要从事零售活动的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零售数字化创新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零售数字化创新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具有多维度和阶段性特征,尽管数字化创新的绩效利得在短期内并不明显,但聚焦不同维度的零售数字化创新能够有效地推进企业的能力建设:如面向供应商的采购能力和面向消费者的获客能力。文章不仅有助于揭示企业数字化创新效果的作用逻辑,厘清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更能启发行业以更加审慎、理性的态度以及多元化的评判标准实施数字化创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