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精特新企业与ESG表现的经济关系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21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在“十四五”规划以及国家双碳目标下,ESG和绿色发展成为国家重要议题,引导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本文将ESG理念融入投资决策和经营战略,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选取2019—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中的部分专精特新企业为样本,实证考察ESG体系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上专精特新企业的企业价值与ESG表现呈现正向关系,但非国有企业与ESG表现呈反向关系,年龄较小、规模较小的企业同样呈反向关系,国有企业以及年龄较大、规模较大的企业与ESG表现之间并未呈现类似关系。最后,文章基于研究结论针对各类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提出战略和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 机器功能主义与数智鸿沟:演化路径、生成逻辑与规制策略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目的/ 意义]对数智鸿沟产生的社会哲学根源机器功能主义展开分析,有利于揭示数智鸿沟的理论根源,呈现数智鸿沟生成路径,从而有针对性提出弥合措施。[方法/ 过程]基于机器功能主义理论视角,分析了数智鸿沟的演化路径,并剖析了数智鸿沟的生成机制与多重风险,提出了干预措施。[结果/ 结论]研究发现,机器功能主义主张将图灵机的原理应用于心智的解释之中,认为心灵本质上是一台物理层面上实现的图灵机,成为人工智能技术产生的社会哲学根源。机器功能主义虽然打破了传统上对心智的生物本质主义看法,但是又通过心智机化、设计者偏见与算法偏好、技术专化与进入壁垒3 条路径,造成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不平等,进而生成了数智鸿沟,同时带来新的风险,如使信息获取不平等演化为社会不平等,造成信息茧房与公共对话的减弱,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干预。未来可通过价值敏感设计促进机器与人文的良性互动,开发伦理算法破除设计者偏见与算法偏好,提升数智能力打破技术专化的进入壁垒,来弥合机器功能主义下的数智鸿沟,促进技术使用不平等的边界消融。

  • 论公平竞争审查中第三方评估的法律定性与责任问题

    分类: 法学 >> 经济法学 发布时间: 2024-03-12

    摘要:本文将我国《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实施指南》中的第二十二条称为监督报告条款,其系有关政策措施评估系列规范性文件中的首创,但在政策制定机关与第三方评估机构之间形成民事合同关系背景下存在不合理之处:向第三方评估机构传递“畸形压力”、责任安排没有兼顾到同等情况下政策制定机关的处分力度,并且没有考虑主观因素。对于上述问题,在公平竞争审查中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责任安排方面,下一步努力方向可以是:明确联席工作会议或反垄断执法机构为监督权主体、引入主观责任要件与加强社会监督。

  • 数字普惠金融、要素配置与城市创新力——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2-21 合作期刊: 《新金融》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普惠金融对促进城市技术创新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创新力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实现城市创新的“提质增量”,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与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均会对城市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市场化程度较高、金融监管程度较强、非一二线城市的影响力度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从要素配置角度,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促进高技能劳动力流动来促进城市创新能力的发展。

  • 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摘要:为把握地级市尺度下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的时空格局及动态演进趋势,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10一2021年黄河流域76个地级市单元的面板数据,借助全局趋势分析、标准差椭圆、Moran'sI指数、Kernel密度等方法揭示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动态演进趋势,并进一步采用SEM模型对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研究期内下游城市的经济韧性水平均高于上游、中游城市;低经济韧性水平城市具有连片式分布的特点;上游、下游地区城市经济韧性水平的区域内差异具有扩大的趋势,中游地区城市区域内差异具有先缩小后扩大特征。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的空间格局在东西方向呈现“U"型分布,而在南北方向呈倒“U"型分布,且重心略向西南方向移动;人力资本水平、城市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优化、城市收人水平对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水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城镇化及市场规模呈负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