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亲”为何?试论中国人际关系的变迁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摘要]当前中国社会出现的断亲现象,理论上可区分为宏观意义上的一般性解释、中层意义上的跨文化以及社会学本土化中的“关系性”解释。从人情与面子的研究框架出发予以审视,以往的各种理论均倾向于从社会结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即认为“断亲”是由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所引发的社会流动导致的个体化结果。而人情与面子的研究框架则将此种社会现象指向行动主体的主观意图,即如果一个人的地方社会网络能够给其带来充沛的社会资源,那么他不会采取“断亲”行为;当一个人从其原有的地方网络中无法获得他所要的社会资源,或此资源已派不上用场时,其依附性便随之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关系本身不再重要,因为现代性社会生活会使人们在自己的生活或事业领域重建自己的社会网络,“断亲”只是表示与旧有的亲属网络不再发生联系。

  • 性别化食物与食用者性别对个体印象评价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基础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4-07-05 合作期刊: 《心理技术与应用》

    摘要: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在印象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社会心理学中的“大二”理论框架为基础,从食物性别刻板印象角度出发,探讨食物选择对个体印象评价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人们对男性化食物具有高能力低热情的印象评价,对女性化食物则具有低能力高热情的印象评价;(2)对象性别与性别化食物信息共同影响了人们的印象评价,呈现出一定的补偿效应。研究结果揭示了食物性别刻板印象对食用者印象评价的影响,并从理论上探讨了食物选择与性别化印象之间形成的关联,为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个体印象的形成与塑造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