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4-25
摘要:为探索提升高中生应对日常数学学习挑战能力的关键机制,本研究聚焦于“日常性学业复原力”这一核心概念,并创新性地在数学学科情境下,考察了数学教师支持行为、应对方式、数学焦虑及数学学业焦虑对其的综合影响。研究突出亮点在于:第一,明确区分并实证检验了数学焦虑(对内容本身的恐惧)与数学学业焦虑(对成绩评价的担忧)对日常性学业复原力的不同作用,回应了过往研究对此区分不足的问题;第二,构建并检验了一个整合环境因素(教师支持行为)与个体因素(应对方式、特定焦虑)的链式中介模型,以揭示更贴近现实的复原力建构路径。本研究收集来自乙省W市的249份问卷,运用竞争模型比较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数学教师支持行为对日常性学业复原力不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其积极影响完全通过以应对方式和数学焦虑为核心的间接路径实现。2)数学焦虑对日常性学业复原力有显著的强负向预测作用,而数学学业焦虑的影响不显著,凸显了处理内容相关焦虑对于提升数学复原力的核心重要性。3)应对方式和数学焦虑在教师支持与复原力之间存在显著的链式中介效应。具体而言,教师支持通过两条关键路径影响复原力:一是通过“促进问题中心应对→降低数学焦虑→提升日常性学业复原力”;二是通过“抑制情绪中心应对→避免加剧数学焦虑→提升日常性复原力”。本研究不仅从学科特定性和焦虑类型区分上深化了对日常性学业复原力机制的理解,揭示了教师支持发挥作用的具体通路,而且基于链式中介结果提出了策略培养、情绪调节、系统支持相结合的分层干预建议,为提升高中生在关键学科(数学)上的心理韧性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证依据和实践方向。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摘要:本研究基于工作伦理视角,旨在探究当代大学生慢就业行为形成机制,选取Z省317名大学生为样本,使用工作伦理量表、职业期望量表和大学生慢就业倾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展开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意义、积极进取和人际和谐维度正向影响慢就业行为;勤奋奉献维度通过职业内在价值期望负向影响慢就业行为,且无法直接产生作用;职业操守维度与慢就业行为无显著关联。在影响路径中,职业内在价值期望在工作意义、积极进取和人际和谐影响慢就业行为的过程中起不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工作伦理各维度与大学生慢就业行为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为引导大学生合理就业、缓解慢就业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和相关政策制定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