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25
摘要:聚焦于微观史学视角下戴新民的“日更式”记录价值。文章首先介绍微观史学的内涵与意义,指出其通过个案研究实现对宏观历史的把握。随后引出武汉“城绅”群体,以戴新民为核心人物展开分析。戴新民有逐日记录的习惯,其记录内容涵盖生活、工作、交往等多方面,形成庞大且系统的文本资料。论文强调,戴新民凭借特殊人生经历和身份角色,以个体眼光不间断记录群体与时代,其写作秉持文心与正确价值观,为研究当代中国微观史提供独特视角和珍贵史料。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记录与写作对城市发展、社会变迁记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理论月刊》
摘要:大航海时代之后,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深入,逐渐形成了“中”与“西”分立的格局。随着国人物质生活的丰富以及文化意识的觉醒,文化形势发生变化,从改革开放初期“西式”大行其道,到如今“新中式”掀起新的美学潮流,东方美学正在逐步取代西式审美,成为当下中国新的潮流风向标,并呈现向世界拓展的趋势。“新中式”展现出生活化、个性化、多元化等文化特质,满足了当代青少年群体自我个性化表达与身份认同的需求。而“新中式”热潮现象的背后,正是Z世代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在“新中式”潮流全面到来之际,需要国家政策、网络媒体、企业市场的共同发力,形成市场良性竞争局面,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新中式”发展,推动“新中式”研究转化与传播,将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美学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结合,为世界提供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体验。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1990年,木霁弘等当代学者在继承茶马贸易的历史内核、挖掘地方风俗和史料的基础上,在“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等概念的刺激和启发下,本着学术自觉的意识,提出了“茶马古道”学术概念。这一中国内生的原创性学术概念是对原有“茶马贸易”或“茶马互市”概念的革命,主要体现在概念涵盖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的扩大、所涉学科和研究视域的拓展、研究议题从国内民族问题到国际性议题的延伸、从单一的学术价值向多维价值的迁移以及从历史文献研究到文化遗产研究的转向等五个方面。“茶马古道”概念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是中国当代学者学术创造能力的体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典型例证。但在学术话语转型中,该概念存在语义场过于丰富和多元、地方本位主义和学术边缘化以及强势话语遮蔽所带来的失语等问题。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孔见的《海南岛传:一座岛屿的前世今生》以下简称《海南岛传》),以学者和作家的双重视野,综合书写了海南岛的历史与记忆,并秉持动态发展观,深入诠释海南的地方性精神,强调海南由“边缘”到“前沿”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优秀的城市传记作品。鉴于海南历史记录的单薄及其作为岛屿的相对独立性,孔见创新性地采取了拓展写作边界等写作策略。尽管《海南岛传》存在诸如“平民视角"缺失、历史书写不完整等问题,但总体而言,它为城市传记写作实践开拓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