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沟通式动员:县域上下级政府间政策协商机制及其功能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12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层层加码”,客观上导致了政策变通和体制失衡等现实困境,然而在县域治理实践中,上级“层层加码”的空间也是下级“讨价还价”的空间,上下级之间存在着沟通式的政策动员机制。构建了“外部压力—内在共识”的分析框架,以C县公共政策执行为例,剖析了县域上下级政府部门在谈判过程中的沟通机制,探讨了上下级协同治理的执行效果。研究发现,客观性归因、组织化协调、制度性反馈、差异化激励等沟通式动员,在上下级之间构建了层级责任连带、主体责任内化和集体行动共识的政策执行单元,上下级政策主体围绕共同的政策目标达成执行共识,由此形成了运动式治理常规化、非问责体制有限动员和地方执行自主性空间三种政策动员效果。沟通式动员,作为多层级单一制政府体制压力传导的缓冲机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策实施路径,实现了政府体制的自我调适、增强了政府体制的制度韧性。

  • 网络爬虫技术使用过界的刑事责任认定

    分类: 法学 >> 刑法学 发布时间: 2024-06-19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虽然网络爬虫技术本身是技术中立的,但对其过界使用可能产生刑事责任,应采取行为对象与行为模式的二元分析路径进行刑事责任分析。从行为对象上看,对于使用不具有技术突破功能的网络爬虫技术,可以根据爬取的数据类型分析。具体来说,爬取他人电子书、视频等著作权作品的,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爬取不公开的公民个人信息的,应按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论处;爬取的数据具有商业信息价值但不具有刑法上法益的,可认定为民事上不正当竞争。从行为模式上看,利用网络爬虫技术突破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非法获取数据的,应按照计算机信息系统类犯罪论处;国家事务信息属于数据的特殊领域,爬取该类数据信息的应按照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论处。而爬取的数据公开与否不影响计算机犯罪的认定。 

  • 流动人口就地就近流动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福建省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新探索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2-03

    摘要:人口就地就近流动的再次兴起是当前我国人口流动进程中的新现象,对推进城镇化格局演变与政策优化的意义重大。基于福建省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在阐明“就地流动"和“就近流动"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县域尺度上流动人口就地流动和就近流动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福建省各县域的省内流动人口以就地流动为主,就近流动为辅;就地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均衡性,而就近流动人口的空间选择性较强,具有明显的山海差异和以市辖区为核心的圈层结构特征。②不同城市的就近流动网络存在规模等级差异:两大核心城市(福州和泉州)的就近流动网络处于“又聚又散"的发展阶段,具有明显的“双核心"流动网络结构,其他中小城市的就近流动网络仍然停留在向市辖区集聚的阶段。③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老年抚养比,较高的二产比重和少年抚养比,以及地处都市圈外促进了人口就地流动;较高的二、三产比重、工资和教育、医疗水平,较低的少年和老年抚养比,以及位于都市圈内促进了人口就近流动;两地间的经济收入、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差距越大,其人口就近流动的规模越大,而两地间的三产占比差距越小,其人口就近流动规模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