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片面性与局限性的消解: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融合

    分类: 民族学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民族论坛》

    摘要: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思想,长久以来一直是民族学界密切关注且热烈讨论的焦点话题,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马克思恩格斯以其深邃的历史视野与科学的理论架构,对民族融合的内在本质、基本原则以及演绎路径进行了全面而又系统的剖析。他们指出,民族融合乃是社会历史进程中不可阻挡的趋势,是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与交融中逐步迈向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鉴于此,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评价了资产阶级在推动民族融合历史进程中的重大贡献,并预言这一历史重任未来将由无产阶级担起。在此基础上,他们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族矛盾与国家认同困境,提出了一整套远超同时代界限的民族融合理论构想,为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思想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集体力:论共同富裕的逻辑基础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4-29 合作期刊: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西方经济学有关市场失灵、福利国家等著述都无法令人满意。《资本论》基于集体vs个人视角提出的“集体力”,构成共同富裕的逻辑基础。现代工业社会本质上是集体力在物质生产、知识生产、社会交往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展开。资本主义制度不仅让资产阶级无偿占有剩余价值,而且无偿占有集体力。集体力的私人占有,是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逻辑就在于,将集体的应得还给人民。由于集体力是多层次的,因此也应当是多级所有的。多级所有涵盖从纯粹的公有制到纯粹的私有制之间的各种所有形式,其多级公有符合马克思有关未来社会所有制的设想,而构建于私有制之上的多级所有只是确认了有限的集体力公有化。因此,逐步推进集体力公有化,能够以帕累托改进的方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