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现代化的历史反思与价值审视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人类社会历史上发生了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两次深刻的重大变革。作为第二次社会变革推动力量的西方现代化运动,初衷是把人类从一切束缚之中解放出来,其思想实质是西方现代化价值观。它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而生成和展开,是基于市场化的西方现代化。其最重要贡献在于它斩断了传统社会普遍存在的生活贫困、政治压迫和精神控制等三大捆绑人的外在绳索,把人从传统社会的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之获得了相对充分的自由,却因存在鼓励和刺激对利益无限追求的偏误,致使过度追求物质利益占有和感性欲望满足成为控制人的内在绳索,人并没有真正获得自由。西方现代化后来成为许多国家现代化学习和参照的样本,这些国家的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本身可统称为西方式现代化。而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和世界交汇的特殊历史境遇下,不仅致力于解除传统社会捆绑人的三大外在绳索,使社会成员走向共同富裕和政治民主,也致力于破解西方现代化必然导致的人受内在绳索控制的难题,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现代化首创的近现代人类文明形态的超越,其所开创的现当代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 精神需要的满足及其意义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20 合作期刊: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精神需要满足是指一个人构建精神系统并使之不断得到完善从而不断提升精神境界的过程及其结果。精神需要满足不同于生理需要满足和心理需要满足,人可以在精神需要满足的过程中不断走向完善,精神需要满足可以对其他需要的满足起规导作用,追求精神需要的满足能使人从受感性法则和理性法则支配转向受精神法则支配。获得精神需要满足的过程是人造就自己灵魂的过程。人一生的精神需要满足可以划分为精神意识觉醒、精神系统构建、精神系统成熟和精神系统弱化四个大的阶段,学习和借鉴、涵养和锻炼、构建和改进是其基本路径或方法。精神需要满足是通过构建精神系统和精神系统发挥作用实现的,这个过程也就是精神生活过程。作为高层次的生活,精神生活既能调控生理生活和心理生活,也能彰显人类本性,提升人生境界。人追求精神需要满足是为了过上能使自己获得精神享受的精神生活。

  • 从“叙事”迈向“实验” :田野政治学研究的 时代典范与特色之作 ——评《新时代农村社区治理:经验与效能》丛书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精神与自由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发布时间: 2024-06-03 合作期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人是理性动物”命题把人理解为动物本来就有其局限,而西方近代以来的哲学家进一步将理性视为人的唯一本质则问题更大。从宇宙演化和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类本性就在于人类性,其基本含义就是谋求生存得更好,包含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不断满足。精神需要被开发出来并得到满足,人就具有了精神性,也就获得了超越性和自由。这种精神性才是人类本性之所在,也是人的本然本质和应然本质,它使人成为高于动物的精神物种、自由物种。精神是高级自我意识的产物或体现,主导观念、最高理想和基本信念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精神是人的超越性和自由的根基,自由是精神追求的目的和结果,而精神状况通过自由来展现或彰显。精神所达到的境界决定着人的自由程度,人要获得更多更大的自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精神之所以能使人自由,是因为只有精神才能使人具有超越性,而具有超越性正是自由之体现。

  • 正确理解世界观 ——基于精神哲学的思考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2-22 合作期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 世界观不是指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或观点,而是指在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或观点基础上自发形成或自觉构建的关于世界总体的根本性总体性观念。世界观存在着真理性问题,只有那种与其对象相一致并且对自己和他者有利的世界观才是真理性世界观,也是正确的世界观。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历史上有影响的世界观主要包括为所有人信奉的常识世界观、为宗教组织内信徒信奉的宗教世界观、为大多数人信奉的科学世界观和为部分人信奉的哲学世界观四大类型。就人们可选择的世界观而言,宗教世界观是完全不正确的世界观,科学世界观是不完全正确的世界观,只有哲学本体论才能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但哲学世界观的正确性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哲学家的使命在于为人们提供具有真理性的本体论所支撑的真正正确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