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法学 >> 国际法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摘要:国际环境法约束力的重塑需要十分重视一般国际法规则体系的建设,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的建设成果,证明了路径的可行性。作为最年轻的国际法部门,国际环境法的法理基础尚未成熟,在基本法理尚未成熟的情况下,盲目的、一味的追求建设行为模式明确的国际环境保护“硬法”,可能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努力,甚至极有可能对发展中的国际环境法体系造成伤害,《京都议定书》的失败已经证明,以条约法与“硬法”构筑的治理模式已经失败。在国际环境危机日益严峻、紧迫的客观背景下,国际环境法体系有机会“从零开始”,走一条更为健康的发展路径:夯实法理基础,建设完善的一般国际法体系,从而进一步在一般国际法框架下建设更具约束力的实在国际法体系。作为一般国际法的重要法律形式,国际软法所具有的的优势——包括更快的凝聚共识、协调意志、能够为规则建设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等——在国际环境法领域中的体现尤为明显。国际软法规范不应该仅成为条约法缺位时的临时过渡品或替代品,在新产生的“全球共有事务”治理中,国际软法规范应该起到凝练法律原则规范,为法律规则体系建设原则基础的作用,成为新兴事务领域的“宪法性”规范。
分类: 法学 >> 国际法学 发布时间: 2024-09-13
摘要: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存的国际秩序当前面临严峻的挑战,国际法对国家主权的约束力也随之不断衰落。每当国际秩序陷入动荡与重构的大变局时,国际法的法理基础也面临着更新的需求。英、美先后主导的两次国际法法理基础更新,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特定历史阶段的理论需求,并完成了国际秩序的重构,英、美也先后因此成为世界秩序的执牛耳者。当世界再一次站在“十字路口”时,中国在此次国际秩序重构与国际法法理基础更新中有能力成为新的国际法理基础供给者和新的国际秩序重构的引领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中国对国际法法理基础的重要理论供给,中国在国际秩序结构中的“枢纽”地位,是中国成为新的国际秩序重构的引领者的重要现实条件。
分类: 法学 >> 国际法学 发布时间: 2024-07-09
摘要: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同时,全球经济生产已经伴随着全球产业链的形成而进入到高度互联并且具有“去中心化”性质的“分布式全球社会”,与此相伴,新类型的全球性风险爆发的速度也烈度同时显著增长。变局下新的风险与挑战需要建立全球性治理机制和规则,这促使传统国际法亟需进行新一轮的变革与演化。此轮国际法体系的变革应当以建立稳定的全球性规则为目的,新的规则演化路径与平台建设需要满足“去中心化”、“分布式决策”的要求,以能够灵敏而高效的应对全球风险。基于判例法思维的自演化路径能够充分激发全球网络中每一个节点对规则演化的能量,因而成为值得关注的方案。中国应当承担起大变局下全球治理规则重构的担纲者责任,改革和完善“一带一路”司法(仲裁)机制,致力于建设以激励机制为主导的全球规则演化平台。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5-03-17 合作期刊: 《国际安全研究》
摘要: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华竞争战略及中美关系未来走向备受学界瞩目。在冷战后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制造业逐步空心化,工人阶级陷入困境,白人倍感身份焦虑,对外贸易逆差加剧,霸权体系被搭便车,因此从2016年以来,以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排外反移民和民粹主义为特征的特朗普主义在美国政治中迅速崛起。特朗普主义认为美国精神被遗忘,美国陷入严重衰落,为此要让美利坚民族伟大复兴,极大地重塑和重构了美国国内政治和对外政策,也对国际关系格局带来巨大冲击。这是理解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华竞争战略根本逻辑及其内在限度的背景。“特朗普2.0版”将以关税作为“再平衡”中美贸易关系的政策工具,推动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全方位对华安全竞争,既寻求中美合作共同打击毒品犯罪,也将在事关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对华韧性博弈,中美地缘竞争将升级到新的水平。美国对华关税战得不偿失,地缘竞争升级将削弱国际秩序稳定性,对华极限施压增加地缘冲突风险,泛安全化将波及中美人文交流领域。中国要坚持“抛弃幻想、做好准备、争取最好、不怕最差”的原则应对“特朗普2.0版”的冲击,争取战略主动,作为负责任大国筹划引领塑造新时代可持续的中美双边关系。
分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发布时间: 2024-08-14
摘要:未来学习中心是教育部提出的一种面向未来的智慧学习空间建设思路。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任务,它不仅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全新教育模式,更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新形态。此文以中国海洋大学学习综合体建设实践为例,阐述其建设背景、设计方案、特色服务及建设成效,为高校图书馆学习中心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