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7-16 合作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摘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均衡发展,在理论指导上坚持正确方向、配齐优良师资、建设大课程体系、形成共建效应。陕西以试验区建设、大练兵、三级领导听课与对口帮扶为依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均衡发展的实践创新。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善用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巧用学科资源、共用数字资源、广用文化资源,积极开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均衡发展的新局面。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5-03-12 合作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研究采用2010一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面板模型、Heckman两步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家庭消费之间的关系。采用合成面板数据发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增加促进家庭消费率的提高;从消费结构来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以促进家庭消费结构的优化,提高总消费中发展享受型消费的比例。考虑城乡和收入差异后发现,在城镇居民和中高收入群体中,养老保险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不断提升。对2020年截面数据进行信贷约束分析后发现,相比于存在信贷约束的家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不存在信贷约束的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强。因此,我国应积极实施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等政策,促进家庭消费。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23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习近平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农业农村现代化科学内涵论、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地位论、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目标论、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大任务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论 、“四化同步”发展论、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论。蕴含清晰的内在逻辑,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定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维指向,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选择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本依据,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方向指引,中国基本国情农情是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基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富有深刻的价值意蕴,为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根本指引,为全面振兴乡村提供了重要方略,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实践指导,为世界农业发展提供了思想启迪。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5-01-08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目的/意义]在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普及的背景下,知识工作者对AI 的基本理解和应用评估能力,即AI 素养,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知识工作者AI 素养存在着差距的现状,探讨如何利用AI 技术本身来弥补这一缺口,缩短AI 素养差距。[方法/过程]从认知、实践和评估3 个维度,探讨了AI 技术如何辅助提升AI 素养。认知层研究AI 代理如何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实践层分析AI 工具如何简化数据分析等任务;评估层讨论AI 工具在验证信息真伪和“人在环中”模式的重要性。[结果/结论]AI 技术在缩短AI 素养差距方面具有明显优势,AI 代理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知识讲解,AI 工具能够自动化执行专业任务,提供事实性依据。这些应用不仅弥补了传统教育手段的不足,还为教育领域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随着AI 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AI 素养提升方面的作用将更加显著,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智能和高效的信息环境。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面临办学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体系不健全、培养方式不接地、学科影响力不大、专业吸引力不强等共性问题和挑战。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全面开展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探索,首创性地构建出并实践了彰显涉农高校特点与特色的“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将政治方向、专业传统、“三农”特色、道器结合、行动育人、国际视野六个方面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回应了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问题和困境。该体系变特色为优势,变差异为优异,显著提高了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声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广泛的传播效应,有力地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我国涉农高校面向新文科建设的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