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设施工具理性的缺陷及其价值理性的回归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摘要:作为一种政府治理的集成工具,基础设施的工具理性既弱化又强化了人类社会面临的 风险和挑战。基础设施越被视为 “理所当然”的存在,人们就越难对其潜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预估和 应对。在一定意义上,有关基础设施的实践会创造出某些不平等的秩序和不确定的未来,但现代政 府的治理方案依然倾向于继续修建和使用基础设施。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工具效能的不稳定性以及 发展建设过程中的矛盾性,是基础设施工具理性缺陷的重要成因。基础设施的价值理性具有批判功 能、规范功能和政治功能,能够在 “造物”和 “用物”过程中关照人的发展状况和精神目标,为基 础设施的修建者和使用者呐喊。从思维、理念、审美和治理技艺等方面共同推动基础设施价值理性 的回归,促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是应对基础设施治理危机的重要路径。

  • 会计准则变迁对永续债分类和发展的影响——基于财政部永续债新规执行结果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相关政府机关推出各项政策鼓励金融创新,丰富了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其中包括在2013年推出的永续债。此后,永续债备受资本市场欢迎,发行数量与发行总额增长迅速,发行人以央企和地方国企为主,集中在金融业、基础设施建筑业、公用事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等。它们大都是高杠杆的行业,除去金融业,又都是重资产的行业。为适应资本市场的快速变化、防控金融风险,相关政府部门不断调整完善永续债相关会计准则,尤其2019年财政部颁布的永续债新规即《永续债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较为严格,对永续债的分类和发展影响重大。本文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3~2022年发行的永续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永续债新规出台前,企业普遍将永续债归为权益工具;永续债新规出台后,绝大部分企业未据此对此前发行的永续债进行重新分类,并且基本都通过调整合同条款将新发行的永续债归类为权益工具。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选取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本文最后从全球视角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表明:我国存在与永续债相关的争议不足为怪,不能不顾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变化谈会计准则的变迁及其影响问题。

  • 平台经济发展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 ——多维测度与影响分解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01 合作期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劳动力市场分割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居民收入提高的主要因素,而平台经济的出现为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那么,平台经济是否有效破解了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通过对平台经济指数和劳动力市场分割进行测度,进而全面分析平台经济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台经济对不同类型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存在异质性影响,平台经济加剧了部门间劳动力市场分割,但对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存在缓解作用,而对体制内外劳动力市场分割则不存在显著影响;平台经济的不同维度,如平台基础设施、平台化交易和平台化商品等平台经济对不同类型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同样存在异质性。由此,应该加强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化交易的建设,完善对数字平台使用的监管机制;推进平台化商品建设,进一步释放平台经济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