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23
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以中国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和新质劳动对象三个维度构建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通过文本分析识别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进而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这一结论在控制内生性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传导机制方面,数字化转型发挥了融资赋能、劳动赋能及质量赋能功能,有助于企业缓解融资约束,优化劳动力资源结构以及提高创新质量,从而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检验表明,在国有企业、非大型企业,债务融资成本高以及信息披露程度低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可知,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同群效应,且数字化转型的同群效应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也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本研究拓展了微观层面新质生产力的研究范畴,为我国政府加快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制定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21
摘要:科学评估中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水平对于全面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为导向,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目的,从高效农业、绿色生态、教育为本、美好生活和基层治理五个维度构建中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agum基尼系数、动态偏离份额传统模型和空间模型对中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分维度来看,美好生活维度发展水平最高,基层治理维度发展水平最低。Dagum基尼系数从0.24降至0.172,且绿色生态、教育为本和美好生活维度处于结构优势状态,对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起到正向推动作用。总体来看,区域间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差距在遂步缩小,但发展结构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进一步分析可知,东、西部地区高效农业和基层治理发展对中部地区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这表明区域间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还不够充分,这种不充分性导致区域间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没有完全形成正向协同联动性,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不平衡。本研究认为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需要正视结构差异性问题,分类施策,通过制定合作机制,促进区域间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