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4-17 合作期刊: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摘要:亨利·列斐伏尔的生态批判思想是在近几年对列斐伏尔的重读中才系统发掘的,当前并未完全穷尽列斐伏尔的生态思想。列斐伏尔一生并未发生“认识论断裂”,在他早期的著作《辩证唯物主义》和《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中,异化理论、“总体人”和日常生活批判是其主要理论主题。列斐伏尔十分重视作为自然存在的人的异化,既承认自然辩证法也主张自然永远无法被完全把握。列斐伏尔始终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和总体性,并将复归“总体人”视作在未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实现。列斐伏尔在转向现实研究日常生活的过程中,较早地注意到了新陈代谢断裂和乡村土地所隐含的生态问题。对列斐伏尔早期著作中生态思想的挖掘是把握其整体生态思想不可或缺的一环,列斐伏尔人本主义生态批判的话语也有其贡献和缺失。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11-15
摘要:马克思的社会生活理论经历了批判、建构和开拓的演进过程。理论与现实、应然与实然的对立使马克思陷入“苦恼的疑问”,动摇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信仰”。异化理论的研究让马克思认识到“现实的个人”和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地位,蕴藏了超越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可能性。基于“实践”的方式综观人类社会现实生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解读参与社会生产的人,确立了现实世界的本源性根基,提出“解释世界”的根本目的——“改造世界”。立足唯物史观,以政治经济学为突破点,拓宽了马克思社会生活理论的视域,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研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置身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深度挖掘顾客关联关系,精准为顾客提供个性化和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已成为数字信贷平台的重要任务。研究基于595份问卷调研样本,以Z世代白领职场用户作为分析对象,探讨数字金融信贷品牌虚拟情境下顾客体验、心理价值与顾客契合的关系。研究数据显示,Z世代白领职场消费者的情感体验、品牌体验、交易体验与顾客契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心理价值分别在情感、品牌、交易体验与顾客契合形成机制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可以为数字金融信贷实现高质量服务提供科学依据,以及探索有效方法和可行路径。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6 合作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摘要:在新发展阶段下,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重要支撑,也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以我国31个省(市、区)2012—2021年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村共同富裕具有积极作用,是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数字基础设施能够通过提高农民数字素养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且其推动作用随着农民数字素养的提高呈现出非线性式增强趋势;从空间效应来看,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村共同富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政府要从加快补齐短板、保障个体“数字权利”、推动发展成果共享等方面入手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稳步发展。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16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本文以2008--2021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将“宽带乡村”试点工程和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视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了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缓解数字鸿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而促进共同富裕。机制在于,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和加强政府数字治理的方式促进共同富裕。拓展研究还发现,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具备时间累积效应和强外部性的双重特征,运行时间越长对所在地区产生的福利价值越高,而且由于溢出效应对相邻地区也产生了促进作用,对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贡献。据此,本文提出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化赋能共同富裕跨越式发展,加快补齐短板;统筹多方力量,推广数字化教育,深化数字化治理的应用,实现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优化数字基础设施的时空布局,构建城乡协同发展网络,推动发展成果共享的政策启示。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随着世界局势的复杂多变,提高国际物流供应链韧性风险应对能力、增强国际物流供应链韧性,是各行各业开展国际经营的必然策略。基于以上背景,首先,本文按照科学性、综合性和可比性的原则,构建国际物流供应链韧性风险指标体系;其次,利用CV法和D—ANP法确定指标权重,且使用组合赋权法得出最终综合权重;最后,选取安徽省汽车行业作为国际物流供应链韧性风险评价体系的应用对象,使用专家打分法获取国际物流供应链韧性三级指标风险评分,并结合综合权重得出国际物流供应链韧性风险等级,进而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提出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完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等应对策略,以提高应对国际供应链风险的能力,更好地护航国际物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