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民族学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发布时间: 2025-03-03 合作期刊: 《西北民族研究》
摘要: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核心概念的民族交融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途径和实践载体。只有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中分析民族交融观的组成要素、价值原则和结构支撑,才能深入理解民族交融观的创新性和发展性。民族交融观之于多民族国家建设的功能定位和重大意义,具体体现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目标的耦合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共同性以及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的叠合性。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2-17
摘要: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中通过景观化自我的塑造、观众的选择与隔离等完成自我呈现,实现媒介时代的印象管理,建构起躯体缺位的数字自我,进而产生虚拟自我的认同即镜像自我。情绪价值的满足是大学生建构虚拟自我认同的内在动力,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则为虚拟交往中情绪价值的满足提供了可能。但虚拟自我内含着自我认同的危机,表现为个体自我的迷失、自我同一性的混乱、自我价值选择的肤浅化。对此,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提供思想内核与价值引领,为自我认同的理性建构提供精神滋养;同时,还需引导大学生践行数字极简主义生活方式,强化与现实生活的连接,为自我认同的理性建构铸牢现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