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文章采用中国2004一2019年全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检验数字经济、流通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具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促使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2)数字经济通过影响流通效率间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但数字经济对流通效率的影响呈现阻碍作用,具体表现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阻碍作用越明显。(3)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直接与间接促进作用越明显,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弱的地区会受到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虹吸效应影响而阻碍当地产业结构升级。(4)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都存在双重门槛,在跨越门槛值2.138后,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影响效果都显著提高并从负向转为正向。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电商直播的迅猛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平台、商家和用户参与到电商直播各环节,品类大多集中于美妆、服饰等。鲜少有人关注农产品,在农产品领域因其非标品、保质期、新鲜度等特殊性质对农产品直播提出一定挑战,因此,在直播时代探索农产品的直播营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S-O-R理论,构建了直播互动性—社会临场感—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模型,实证研究显示:专业性、可视性等内容互动、响应性、趣味性等服务互动正向影响消费者行为意向,并通过社会临场感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互动性通过社会临场感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基于此,平台及主播应从提升信息传播质量、打造体验至上的服务等方面,增强社会临场感,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在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背景下,重污染企业面临着技术冲击和环境约束的双重制约。本文以2012—2021年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数字化转型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重污染企业的绿色投资,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水平来增加绿色投资;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处在成长期的企业、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分类: 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4-07 合作期刊: 《热带地理》
摘要:文章基于长三角城市群内城市、乡镇街道尺度的流空间视角,利用网约车出发地一目的地(OD)出行数据等多源数据,结合复杂网络模型和二次指派程序(QAP)分别对城市群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基于网约车流的长三角空间关联网络具有空间依赖性和层级特征,网络关联强度与经济发展程度较为耦合;2)长三角空间关联网络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整体形成南部发展均衡性高,北部单点发展能力强的格局;3)长三角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在乡镇街道与城市尺度上呈一定差异,部分交通网络中的高层级乡镇街道在城市层面未能充分发挥带动作用;4)乡镇街道间经济发展状况、人口活力、城市建设水平、行政区划归属和地理区位差异对乡镇街道间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均有显著影响,其中行政区划归属差异影响最重要。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引入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户低碳利用耕地意识形成的TAM-TPB框架,采用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定量解释城镇近郊农户低碳利用耕地意识的特征及形成过程,进而形成增强农户低碳利用耕地意识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农户低碳利用耕地意识的形成,取决于技术操作是否复杂、是否存在风险。在一定的舆论环境、示范效应和监督机制下,农户支持秸秆还田、降低器械使用度、主动处理农业垃圾和减少翻耕次数,但对使用绿色农药、有机化肥持保留态度。建议从创造环境条件、提供示范效应、完善监管机制、组织农业培训四方面增强城镇近郊农户的低碳利用耕地意识,逐步消除城镇近郊地区的潜在“碳环境隐患”。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以及长期的城乡不平衡发展,使我国农村养老面临比城市更加严峻的挑战,亟待科学研判我国农村养老面临的挑战和农村养老服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未来将因人口转型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和城市相比,农村老人的失能化程度更高、照料负担更重、空巢化速度更快、养老经济支持能力更弱。当前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存在严重的城乡失衡、农村养老服务照料缺口更大、社会化程度低、医养结合面临诸多实践性困难。为了满足农村日益增加的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本文基于城乡统筹和医养结合的思路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