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劳动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审视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当前,高校劳动教育渐趋成熟,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弱针对性、浅思想性、差整体性且与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区别不大等现实困厄。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在于,用马克思主义人学角度对高校劳动教育进行领会分析与系统规划。从人之生存、人之价值、人之发展中探寻高校劳动教育推进“何以必要”,从生存论、价值论、发展论三个维度创新构建高校劳动教育框架,内容涵盖现代化职业教育、劳动价值观教育和五育并举式教育。同时在此科学架构下努力实现高校劳动教育“三个融合”,即产教融合、文化融合、五育融合,如此,高校劳动教育方能在“以生为本”的育人实践中取得成效,摸索出高校劳动教育高品质发展之路。

  • 中国进口与进口来源国企业的就业规模变化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在国际上,各种版本“中国威胁论”的说法甚嚣尘上,中国作为进口大国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被严重忽略。为了探究中国进口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以 1998—2018 年全球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中国进口对进口来源国企业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进口对进口来源国 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就业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促进作用在中国加入 WTO 后变得更大,且对高收入国家、OECD 国家的影响更大。(2)产出规模效应和生产率效应是中国进口影响进口来源国企业就业的重要渠道,产出规模增长会导致企业就业规模显著增加,生产率提升则会导致企业就业规模显著减少,但总效应是正效应。进口来源国各行业的比较优势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企业所在行业的比较优势越大,中国进口对其就业的促进作用就越大。(3)对比印度进口和中国进口的影响效应发现,只有中国进口会显著促进进口来源国企业就业规模的增长。本文证明了中国进口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为驳斥“中国威胁论”、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素材和理论依据。

  • 高管团队海外经历与中国企业的进口行为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进口是连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要纽带,对确保我国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利用2008一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的合并样本,研究了高管团队海外经历对企业进口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高管团队海外经历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进口概率并扩大进口规模,信息机制和创新机制是重要渠道。(2)高管团队海外经历通过推动国内更多的企业从事进口、促进持续进口企业进口新产品、推动企业调整进口产品组合或进口市场组合等进口扩展边际发挥作用,对企业进口集约边际的影响不显著。(3)供应链冲击强化了高管团队海外经历对企业进口行为的促进作用。(4)与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高管团队相比,具有外籍高管成员的高管团队显著扩大了企业的进口规模,具有海外工作经历的高管团队显著提高了企业进口概率并扩大进口规模,高管团队海外经历对企业资本品进口、战略性行业企业进口的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论为中国吸引国际人才以及确保进口安全提供了政策指导。

  • 多元主体参与乡村建设实践路径与效能的比较研究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本文通过四个典型乡村建设案例,对比分析了政府、乡贤、社会组织和企业四类主体主导的乡村建设实践。在这些实践中,政府的行政推动力量和资源支持、乡贤的声望动员、社会组织的多元资源动员和农民力量动员、企业的市场驱动,是其各自开展乡村建设的核心机制。然而,四类乡村建设路径均存在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不足、农民主体性表现不足、建设目标与指向趋同化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指出,乡村建设必须明确“为谁建设”和“建设什么”的问题,不断创新乡村建设的实践行动,协同发挥不同主体的乡村建设优势,实现最优化的资源整合。同时,必须通过激发农民的集体意识、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切实实现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推动可持续的乡村建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