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社会团结的实践研究——以禁毒社会工作服务为例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社会学 >> 民俗学 发布时间: 2024-07-15

    摘要:借助文化标识可以推动社会团结。本研究以上海市A社会工作机构Q工作站开展的依托茭白叶编结技艺的禁毒社会工作服务为例,探讨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社会团结的实践逻辑。研究认为,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社会团结,是一个经由分工互动进而发挥集体意识凝聚作用的过程。Q工作站的实践表明,戒毒康复人员基于仁爱之情,并经由分工互动中对茭白叶编结技艺所内涵同伴关系伦理与交往规范的认可与内化,彼此可以实现团结互依。受分工制作茭白叶作品体验的影响,茭白叶编结技艺所内涵的“坚持终有所获”的隐喻式话语以及“编结陶冶情操”的功能式话语成为共识,戒毒康复人员和社区居民在此引领下做出了消解社会排斥所要求的改变,进而实现了群体团结。此一实践过程揭示出,为规避社会解体的现代性症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行动依托,这一过程也充分彰显着中国“和合”与“心知”的文化传统。

  • 有组织的学习:社会工作行动中知识生产的实践逻辑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04-17 合作期刊: 《社会建设》

    摘要:本文提出“有组织的学习”的概念,基于S 市Z 机构的实践案例,阐释社会工作行动中知识生产的实践逻辑,并总结其特点与优势。社会工作行动中的知识生产属于组织情境中的学习型实践,这一实践过程分为“建构研究问题—形成知识框架并行动—知识应用的验证—知识生产”四个阶段,其中蕴含行动者参与、实现反身性和对话的过程。此过程的展开依赖于促动性组织情境,表现为激发目标认同、凸显价值理念、提供交流空间三个方面。“有组织的学习”呈现着主体的能动性和团队的协同性,具有应对实践不确定性以及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和知识创新的优势,亦揭示出“组织”是理解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重要补充性理论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