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借助文化标识可以推动社会团结。本研究以上海市A社会工作机构Q工作站开展的依托茭白叶编结技艺的禁毒社会工作服务为例,探讨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社会团结的实践逻辑。研究认为,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社会团结,是一个经由分工互动进而发挥集体意识凝聚作用的过程。Q工作站的实践表明,戒毒康复人员基于仁爱之情,并经由分工互动中对茭白叶编结技艺所内涵同伴关系伦理与交往规范的认可与内化,彼此可以实现团结互依。受分工制作茭白叶作品体验的影响,茭白叶编结技艺所内涵的“坚持终有所获”的隐喻式话语以及“编结陶冶情操”的功能式话语成为共识,戒毒康复人员和社区居民在此引领下做出了消解社会排斥所要求的改变,进而实现了群体团结。此一实践过程揭示出,为规避社会解体的现代性症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行动依托,这一过程也充分彰显着中国“和合”与“心知”的文化传统。
[V1] | 2024-07-15 09:36:42 | PSSXiv:202407.00465V1 | 下载全文 |
1. 场域理论下监狱“科室”民警和“监区”民警的职场冲突与调适 | 2025-04-24 |
2. 低生育率背景下培育我国新型婚育文化路径研究一一以黑龙江省为例 | 2025-04-24 |
3. “饭圈”乱象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 2025-04-24 |
4. 中国2000-2020年出生性别比变动规律及其政策启示 | 2025-04-24 |
5. 乡村文化何以振兴? ——以“双轨”治理为视角 | 2025-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