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4-09-19 合作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怀古诗中,自然景观或古迹所唤起的过去被认为是一种奢侈而短暂的形象,而自然被表现为 荒凉的,却是抹去历史的恒久力量。 自然力量对人类历史的磨灭成为怀古诗的核心主题。 这样的元历史 视野可以追溯到老子、庄子的自然观,而与孔子的自然观有着情感指向上的微妙差异。 怀古诗聚焦于自 然力量对人类历史的征服,故而历史意象和自然意象的二分法形成了原初的寓言结构。 从李白的怀古诗 中,我们可以看到道家自然观的基本构成,这样的观念在刘禹锡、杜牧等重要的怀古诗人的作品中也有显 著呈现。 在一定程度上,怀古诗学触及了历史的废墟样态,呼应了本雅明对历史闪回的敏锐捕捉。 但基 于道家传统的怀古诗学并不指向救赎,因为自然所代表的道已经替代了未来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