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6-26
摘要: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具有极强的时代特色和阶段特征。在新发展阶段,厘清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要遵循整体性、协同性、可持续性和可借鉴性的原则,将农业农村现代化概括为立足于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以实现“物”的现代化为主线,以推进“人”的现代化为核心,以提升“乡村治理”的现代化为突破口,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相互促进、统筹联动,并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的一种状态。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应准确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以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为出发点,走好城乡共同繁荣之路、绿色发展之路、农村善治之路,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为世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鲜明品格。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将马克思主义农政理论与中国国情、农情有机结合,旨在破除西方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话语迷思,探索通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新发展阶段须构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耦合传导机制,探寻村社集体现代性转化和小农户组织化方案,同时立足县域城乡融合,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内生为源、外生联动式发展,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有爱社会多元协同,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全方位的支撑保障。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农村发展转型提供了全新选择。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正处于建设农业强国、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阶段。2022年、2023年的中国社会学年会第六届、第七届农业社会学论坛分别以“城乡融合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强国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题,从农业社会学视角出发,直面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小农户与现代大市场、作物特性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生态、粮食安全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民主体性与乡村建设发展、家庭经营与乡土社会底蕴等议题,回应理论与实践呼唤,展现农业社会学的品格、知识与关怀。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农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升组织化程度,但又不能重复过去的老路,而要走农业新型合作化道路。在对农业合作化演变的历史逻辑进行梳理后,分析了中国开展农业新型合作化的发展基础与现实驱动,提出农业新型合作化可以成为多主体协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突破口。研究认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并与“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融合发展,“三社融合”“农合联”等创新模式将逐步推广,集体经济市场化运营是未来发展趋势。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完善合作经济和集体经济相关法律法规,各地区应根据发展阶段稳慎推进农业新型合作化,并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完成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目标,既需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也需要涵养新时代中国青年精气神。新征程涵养新时代中国青年实事求是、联系群众、“自找苦吃”的精气神,需鼓励、支持、引导新时代中国青年在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贡献青春力量。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农地要素占有权的有效配置实现,其关键是不断探索农地占有关系及其产权分置“内容”与实现“形式”。通过探秘农地产权占有行为构成与农地要素配置运行之间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关联,回溯中国农地占有权制度的得失安排及其要素配置方式的历史演进,本文剖析并提出了农地要素占有权的排他性界定、社会化配置、市场化交易和物权化保护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进而为实现要素市场化高效配置、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和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农地占有权制度改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