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摘要:全球金融治理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综合、最复杂的新挑战。诸如体系空心化、国家金融化、金融武器化、货币数字化、债务天量化等新特征使得全球金融体系时常遭遇动荡、失衡、冲突等新困境。中国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势必要应对这些全球金融治理的新难题。因此,应重新认识中国金融发展的独特优势,在全球经济金融格局不断向复杂化、危机化、动荡化演进的背景下,通过优化国内金融治理体系、推进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等举措,增强国家经济韧性与国际金融竞争力,推动金融体制机制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金融强国”之路必能实现。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1-22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网络基础设施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质 生产力代表。自2013年实施的“宽带中国”战略,作为信息消费的重要平台,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 以该战略下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2010 ~ 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其对审计质效的 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显著提升试点城市上市公司的审计质效;机制检验发现,网络基础设 施建设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来提升审计质效;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关系在非国有企 业中更为显著。这证实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行为的积极影响,为提升审计质效和推进“新基建”国家战略提 供了有力支持。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宽带中国”战略作为重要的数字基础设施实施方案,在二代涉入的情境下,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对家族企业绿色创新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家族企业绿色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来促进家族企业绿色创新。同时,二代涉入正向调节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家族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家族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家族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在全面引领型省份、二代实际控制的家族企业中更显著,最终改善了地区环境绩效。文章结论将有助于家族企业的基业长青与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的政策启示。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17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本文以“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地级市面板匹配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促进企业价值提升。机制分析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促进数字化转型、缓解融资约束、提高创新水平等途径来提升企业价值。进一步地,异质性分析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显著提升小规模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中西部企业的企业价值。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12
摘要:城市收缩已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缓解城市收缩、促进城市协调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基于中国2007—2022年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年末常住人口识别城市收缩,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的实证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显著缓解城市收缩,这一结论在考虑稳健性与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路径分析表明,城市环境质量以及创业活跃度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城市收缩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收缩的缓解作用存在非对称性,“缓解效应”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外围城市、教育水平较低、非资源型城市以及收缩型城市。研究结论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收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严谨的经验证据,并厘清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城市收缩的具体作用机制,对于如何有效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合作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摘要:推进以数字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对城市的绿色创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提供转型发展的新机遇。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中国278个城市在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宽带中国”战略对城市绿色创新的直接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宽带中国”战略对试点城市的绿色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均有促进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试点政策主要通过增强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信息化水平影响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城市类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各类型试点城市的绿色创新数量均有促进作用,但是仅对东部地区、非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创新质量有显著提升;城市产业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产业、新能源产业的绿色创新发展起到了“数质齐升”的效果,有助于城市向绿色创新发展方向转型,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绿色创新上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偏好,从而限制了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1-22 合作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摘要:基于资源编排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立足空间视角,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包容性低碳发展的内在机理和空间效应。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宽带中国”战略能够在规模和效率上促进包容性低碳发展,并且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即对邻近地区表现为政策红利的扩散效应,对相似地区则表现为虹吸效应;进一步对政策红利的扩散效应进行分解,发现空间红利溢出具有叠加效应,即在试点城市之间的溢出效应大于对非试点城市,激发了“1+1>2”的倍增效应,实现政策试点强强联合。“宽带中国”战略可以通过数字普惠金融、绿色技术创新及创业活跃度来促进包容性低碳发展;在科教资源较好、市场一体化程度较高、行政等级较高和人口集聚越明显的城市中,“宽带中国”战略对包容性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