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美英智库对的形象建构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智库理论与实践》

    摘要:[目的/意义]准确研究美英智库对中欧班列的形象建构,有助于分析研判美西方对中欧班列建设的舆论走向和战略决策,对中欧班列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选取10所美英智库为研究对象,采用语料库辅助的批评话语分析方法,深入探究美英智库对中欧班列的形象建构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战略诉求。[结果/结论]文本描写层面,美英智库均肯定中欧班列在亚欧互联互通、商贸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美国智库关注中欧班列的战略竞争作用,塑造出经济互联互通、霸权野心显著的班列形象;英国智库视其为长期愿景,塑造出商贸价值高但仍需警惕的班列形象。话语实践方面,信息来源的选择反映出智库的研究特点和战略考量,美国智库侧重政府和国际视角,英国智库则更重视学术和专业领域。社会实践层面,美英智库的话语生成受国际关系、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影响。基于上述分析,建议中国智库从以人才为核心,优化平台布局,依托高质量成果,创新叙事策略等四个方面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建设的成效、问题及对策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5-02-27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中欧班列开通十余年,货物运量和覆盖范围都不断取得新突破,打破了以海运、空运为主的传统国际贸易运输方式,形成了新的联通内外且高效、稳定、安全的运输网络,提升了中西部对外开放水平,带动了对外贸易新业态的发展,中欧班列组织运营更加科学化,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添了新动能,对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战略价值逐步显现。然而,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欧班列建设仍面临与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度不高、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不均衡、服务对象有待进一步明晰、国际合作水平与服务效能不够高等问题,而且,随着俄乌冲突不断升级,国际局势日渐复杂,也给中欧班列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应不断增强中欧班列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的有效衔接,持续加大在边疆省区的建设力度,切实提升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进一步优化组织运营方式,补齐信息化短板,遵循铁路运输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交通枢纽的集聚扩散功能,构建与产业布局、消费格局相适应的物流与服务网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 网链升级:构建国际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新机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2-28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面对当前国际商贸波诡云谲的博弈、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冲击,通过商贸、制造、物流等产业联动,从微观到宏观形成的物流链、供应链、供应链集成等由境内网链延伸到境外链网,构建起稳定的集成场系统结构及功能升级体系。按照国际市场供需渠道、产业逻辑和信息系统等再组织优化构成的同态网链系统,伴随着企业、产业、区域商贸物流发展进程,以集成场合成场元构成稳定的网链及网链升级系统,使得网链升级获得稳定性、抗干扰性等自组织特征,其集成体的集成力以及集聚与辐射能力的稳定性,通过国际海港与陆港间的产业联动网链布局同时影响着我国中西部产业布局与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主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商贸源头、通道及物流服务的稳定性。中欧班列的网链集聚区,是国际物流链网选择的相对平衡领域,为识别陆上“一带一路”物流薄弱环节并进行优化、改进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国内大循环并支持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商贸物流体系。

  • 韧性理论视域下(成渝)的风险应对

    分类: 公安学 发布时间: 2024-12-30 合作期刊: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中欧班列(成渝)发展势头迅猛,开创了多国密切合作的国际班列运行新模式。但是,2022年以来,由于受到沿线国家地缘政治的影响,中欧班列(成渝)的运输量及开行量下降,货物被盗案件频发,面临的恐怖主义袭击风险上升。目前,沿线国家警务合作模式并不成熟,导致中欧班列(成渝)的韧性不足,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应当在韧性理论视域下对中欧班列(成渝)进行风险评估,科学规划班列运输线路,构建风险应对机制。一方面,要落实地方公安自身主责,保障班列境内运输安全;另一方面,要通过推动国际班列法律法规制定,完善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模式,强化我国海外安保能力。

  • 开通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影响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03一2019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研究使用跨期DID模型来检验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满足平行趋势条件下,中欧班列开通能够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产业集聚,这在安慰剂检验、PSM-DID估计和排除选择性偏误问题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中欧班列开通对东部、更大人口规模、商业魅力型、非资源型和交通便利型的城市商贸流通集聚效应明显更强,对批发与零售业集聚的影响最大;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集聚具有显著的空间轴辐效应,辐射范围在150公里以内。机制分析表明,中欧班列开通通过激发国内市场潜能、提高市场可达性水平和强化国际市场引力来促进城市商贸流通产业集聚。

  • 看“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中欧班列作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物流通道,在促进货物贸易、投资流动、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并通过深入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跨境贸易理论及“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理论,据此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详细分析国家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具体路径和推进进程,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 浙江对“义新欧”沿线各国的出口贸易效率及潜力的实证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利用2002—2022年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浙江对“义新欧”沿线各国的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并测算了浙江对沿线各国的出口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结果表明:浙江与沿线各国的经济规模扩大均会促进其对沿线贸易国的出口贸易,浙江与沿线各国的地理距离与该出口贸易水平成负相关,而浙江的人口增长会抑制该出口贸易;沿线各国人口规模扩大会促进该出口贸易,沿线各国加入世贸组织、一国物价稳定等都能促进浙江对其出口贸易。虽然浙江对沿线各国的出口贸易效率不尽相同,但对沿线各国的出口贸易潜力均呈上升趋势。建议浙江应依靠“义新欧”班列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提高浙江的出口贸易效率,并进一步挖掘贸易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