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7-19 合作期刊: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五四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谱源,可以从爱国主义精神、追求真理和进步的精神、奋斗精神三个维度上深刻认识其本质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深刻洞察国内外形势,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从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追求真理、强化担当、砥砺奋斗、立德铸魂等维度,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这为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五四精神的价值内涵和时代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树立崇高理想、厚植爱国情怀,提升科学素养、练就过硬本领,加强道德实践、锤炼品德修为,强化责任认知、培养奋斗精神是新时代青年传承五四精神的实践路径。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发布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灵渠始建于秦朝,在修建技术、促进各地交流和文化底蕴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它的修建与使用,为中原人民和岭南各民族共同保卫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孕育民族精神提供了有力保障。讲好灵渠故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应从立足两个结合、注重文化互鉴、坚持家国天下、尊重传播规律、重视创新发展、放眼国际视野等六个方面,讲出灵渠故事的高度、温度、厚度。黏度、热度和广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09-26
摘要:“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内在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始终强调,要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更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阐明了,如何将各种精神力量转化为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首先,要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统一的唯物认知范式解析精神的本质属性;其次,要从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历史维度阐明崇高精神的价值由来;最后,要从“精神-价值-力量”相统一的内在逻辑把握精神力量再生产的内在机理。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3-13 合作期刊: 《城市学刊》
摘要: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云南地区茶文化起源、发展与传播的重要见证,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成功被列入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文化遗产项目。茶林内的传统聚落与生态环境共同塑造出良好的景观形态,并呈现出具有明显民族特色的文化景观特征。以云南傣族景迈大寨为对象,基于文化景观视角梳理大寨自然山林、建筑空间、民族文化等方面的聚落特征,即自然空间上呈现出“山—水—林”的分布格局,在建筑上展现出民居灵活、佛寺严整的特征,以及在文化上体现出深厚的民族精神。通过对古茶林与传统聚落内在联系的解读,凝练出深层次的聚落价值内涵,即建筑环境——浑然一体的艺术价值、人地关系——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茶林文化——持续传承的民族价值。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可以说,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和价值内涵,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价值诉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义。当前,随着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文体事业和文旅产业不断繁荣、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已有坚实的发展基础。新时代新征程,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应在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涵育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文明、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高品质的文化空间氛围、加强政策支持和舆论引导。
分类: 教育学 >> 成人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1-23
摘要:终身学习思想虽已步入人们的生活空间,全面终身学习体系也正在形成,但是,现实中我国各地倡导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人民群众对终身学习体系的空间感知度不高,空间意识尚未觉醒。据此,通过感官感知、心理感知、认知感知和行为感知对终身学习体系的实体、空间、氛围以及行动进行价值内涵的辨析。在实践尺度上,依据“起点—过程—旨归”的刻度,建立起易达性的空间组织、均衡性的空间配置和融合性的空间生态。在生成路径上,沿用落地落实的制度感知、场域嵌入的服务感知、技术支撑的临场感知、跨界协同的行动感知,使它在空间形态上延展得更宽泛,在时间维度上拓展得更长远,才为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提供高质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