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化、轻资产运营与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为轻资产运营提供了生态土壤,但数字化和资产运营模式转变不仅在于变革本身,还需考虑其产生的经济效果。文章基于2012一2019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探究企业数字化引致的资产运营模式变化,以及最终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促进了企业轻资产运营。进一步分析发现,轻资产化程度与企业成长呈倒U型关系,在不同的轻资产化程度下,数字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第二区间为最优门槛区间。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显著提升了非国有企业的轻资产化程度,但并未提升国有企业的轻资产化程度。此外,在资产过“重”的条件下,非国有企业数字化对企业成长的抑制作用强于国有企业;在资产过“轻”的条件下,国有企业数字化对企业成长的抑制作用强于非国有企业。研究揭示了企业数字化引发的资产运营模式转变及影响,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提供了启示。

  • 数字经济、供应链溢出效应与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09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数字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技术基础,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数字经济正深刻改变着中国经济运行方式和经济发展质量。本文主要研究推进地区层面数字经济发展对供应链产生的溢出效应以及对企业成长的影响。首先构建一个包含投入产出关系的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分别探讨了推进客户或供应商所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据此提出了可用于实证检验的理论模型和机制假说。研究发现:(1)推进客户或者供应商所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成长,数字经济的供应链溢出效应对企业成长贡献率约为1/5。推进客户所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通过提高上游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缓解融资约束两个机制,促进上游企业成长;而推进供应商所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仅通过提高下游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而促进下游企业成长。(2)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的供应链溢出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位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以及外部环境不确定的企业中更为明显。(3)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数字技术缩短了时空距离,推进地理距离较远的客户和供应商所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更有利于上下游企业成长。本文为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

  • 组织韧性对中小的影响——基于双元学习和组织惯例更新的链式中介作用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VUCA特征日益明显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冲击,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关键。组织韧性是中小企业在面对危机时作出反应、适应和改变的重要能力。具备组织韧性的中小企业才有可能长期生存并不断成长,探索组织韧性如何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意义重大。基于动态能力理论,通过对206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索组织韧性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组织韧性对中小企业成长有显著正向影响;双元学习与组织惯例更新在组织韧性与中小企业成长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双元学习、组织惯例更新在组织韧性与中小企业成长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

  • 组织韧性对中小的影响——基于双元学习和组织惯例更新的链式中介作用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10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VUCA特征日益明显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冲击,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关键。组织韧性是中小企业在面对危机时作出反应、适应和改变的重要能力。具备组织韧性的中小企业才有可能长期生存并不断成长,探索组织韧性如何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意义重大。基于动态能力理论,通过对206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索组织韧性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组织韧性对中小企业成长有显著正向影响;双元学习与组织惯例更新在组织韧性与中小企业成长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双元学习、组织惯例更新在组织韧性与中小企业成长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

  • 发展新质生产力:风险投资与创新型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而创新型企业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力军。创新型企业如何顺利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是其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挑战。为探讨这一问题,本文基于企业存活或退出的新视角,实证检验风险投资对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不仅显著降低了企业退出概率,在长期内还提升了创新型企业的市场估值,增加了其成为“独角兽”的概率;(2)风险投资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扩大了企业规模;(3)风险投资对高风险行业、早 期融资轮次中的创新型企业成长的扶持效果更为明显。因此,风险投资是创新型企业成长的重要力量,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应进一步从“募、投、管、退”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完善风险投资制度建设。

  • 欠发达地区新创的理论框架构建 ——基于“制度—资源”二元情境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17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驱动下,欠发达地区返乡入乡新创企业不断增加,其如何成 长值得关注。但现有研究多忽视欠发达地区创业情境独特性,以及其对欠发达地区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基于资 源基础理论和制度理论,构建“创业情境—商业模式创新—企业成长”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欠发达地区新创企业 面临的“制度—资源”二元情境,以及其商业模式创新策略的选择。研究发现:商业模式创新是驱动欠发达地区新 创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欠发达地区新创企业面临不同“制度—资源”二元情境组合,应根据企业独特情境选择不 同商业模式创新策略。面临“制度顺差且具有商业资源优势”情境时,应选择开拓性商业模式创新;面临“制度逆 差且具有商业资源优势”情境时,应选择完善性商业模式创新;面临“制度逆差且具有政治资源优势”情境时,应选 择复制原有商业模式。

  • 彭罗斯对跨国公司的研究及其重要贡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26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跨国公司理论一直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其在母国国内的扩张割裂研究,且多是静态研究,彭罗斯对跨国公司的研究可弥补这一缺陷。作为企业成长理论的提出者和跨国公司研究的先驱,彭罗斯认为对外投资是企业成长的自然表现,企业的跨国经营和在国内的扩张并无本质差异,且是动态演进发展的。从企业成长理论出发,在母国国内设立多个分支机构、越出母国到东道国投资、在东道国国内设立多个分支机构可以统一于“三位一体”的、动态演进的分析框架中,中国和美国多家典型企业在国内外的扩张可诠释这一框架。引入空间费用和区位选择微观机制,企业成长理论可以一般性地、动态地解释公司在母国、跨国和在东道国的投资行为。

  • 专精特新战略导向赋能中小的机制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26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摘要:专精特新战略导向是中国特色的企业战略导向,专精特新发展是中小企业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但目前鲜有研究探讨专精特新发展如何助力中小企业成长。本文基于企业内生成长理论,探究专精特新战略导向赋能中小企业成长的过程机制和关键情境。实证结果显示:专精特新战略导向能够有效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其内在机制是专精特新战略导向通过增强企业的市场势力进而赋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战略导向的作用发挥也需要有适宜的边界条件来支持,其中, “脱钩断链”冲击和市场竞争程度会弱化专精特新战略导向对中小企业市场势力的促进作用。本文结论为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成长提供了理论洞察和经验参考。

  • 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了就业扩容吗?——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2-27 合作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党和国家关心的民生头等大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如何稳就业成为重中之重。本文选取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能否促进就业扩容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就业扩容,且这一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能够加速企业成长、促进人口流动和推动数字经济建设,从而促进企业就业扩容。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政策的实施效果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地区和自然资源禀赋较低地区更为明显。对此,应继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优化相关政策举措;在继续保持对国有企业的支持外,也应重点激发非国有企业的活力;充实地区人力资本力量,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高效实施;针对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实施差异化的财政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