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发布时间: 2025-02-27
摘要:注重建构集体道德记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创造历史伟业的重要法宝。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通过“记”和“忆”的方式展现自身的集体道德记忆能力,通过以道德记忆为本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展现高度的集体道德记忆自觉,通过以道德记忆塑造自身的良好道德形象展现集体道德记忆智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身注重集体道德记忆建构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在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都展现了集体性的道德思维、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等,并将它们建构成了自己无比光荣的集体道德记忆。日积月累的厚重集体道德记忆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沉重负担,而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行稳致远的道德根本和价值支撑。
分类: 法学 >> 法律史 发布时间: 2025-04-09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先秦诸子中,韩非建构的道论体系是先秦道论思想的最后一个高峰,也是整个先秦诸子道论的集大成之作。这套体系主要包括道之学、道之意、道之术三部分。其中,道之学是关于道的本体论。道之意是道存在的目的和意义,也是韩非建构道论体系的原因。通过体道,君主才能制定“因天命,持大体”之法,并在此基础上,将守道转化为守法,以建立“法治”秩序。道之术是道的具体应用,即“以法治国”。韩非道论体系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建构起了道法体系的思想范式,最大的成就是形成了中国古典法学的一种形态——道法学。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道家的体道者之“独”始于老子的“我独”表达式。“我独”意指“我”因体道而与世俗中的他者相疏离。其中的“我”指代圣人或老子本人,前者面向政治,后者面向隐逸。“我独”的依据是道之“独”,道的独一与绝对要求体道者克服人的局限性。老子之后,黄老和庄子走出了两条路径。黄老致力于圣王之“独”,强调圣王在体道治国中“独见”“独闻”的政治智慧,其要旨在于知权达度,审明动静变化,把握世间万象,沉着应对,及时调整,进而形成和谐安定的政治秩序并追求权力的集中统一。黄老虽为君主集权提供了理论支持,但反对乾纲独断,从而与法家有别。庄子则在体道心论的“工夫一状态一境界”三阶段中展开隐士之“独”,并以“见独”为核心。“见独”并不等于“见道”或“呈露独体”,而是意指隐士通过一系列工夫塑造出澄明的独一无二、超越世俗物我的心之状态,“见独”之后才能进入与道相合的无限之境。隐士之“独”尚有一种变体,世俗隐士或隐逸化的常人可以通过“无为”“逍遥”来实现处世之“独”。此外,庄子学派还改造了圣王之“独”,使智慧型圣王更接近无机心的隐士。从本质上看,体道者之“独”观照着人的超越性问题。